n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
馬鈺搖頭道:“此策春秋戰國時期才有用,夏商之際是行不通的,至少后一句行不通。”
“當時的列國首要任務就是掌控人口,是不會允許百姓遷徙的。”
“再加上生產力非常低,大家一起干活相互配合才能生產更多產品。”
“所以當時的主要生產方式,就是集中勞動。”
“國家會把人口集中在一個個村子,統一進行管理。”
“人是國家的,土地是國家的,就連耕作的農具也是國家的。”
“生產出來的糧食,留下自己吃的,其余全部都要上交給國家。”
“這種方式一直持續了千多年,直到西周時期才被井田制取代。”
朱標適時問道:“這種制度看起來挺公平的啊。”
“國家統一分配口糧,也解決了孔子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
“為何會被井田制取代?”
馬鈺解釋道:“因為經過千多年的發展,生產工具越來越先進。”
“現在我們熟悉的耕犁、耬、耙等工具,逐漸普及。”
而且經過這么多年的選育,農作物的種子也越來越優良。
多種因素綜合之下,畝產提高了一大截。
而生產力的提高,讓糧食首次出現了富足。
朱標更加的不解:“生產力提高,糧食更多了,大家的日子不是更好過了嗎?”
“完全可以繼續采用集中生產的模式,為何要改成井田制?”
馬鈺有點口干,端起茶杯想要喝水,卻發現杯子已經空了。
正準備伸手去拿水壺,卻發現馬皇后先一步將水壺提起,為了他倒了一杯茶。
一切看起來非常自然。
馬鈺連忙道謝,心里別提多嘚瑟了。
馬皇后親自給我斟茶,就問牛不牛逼吧。
這要是穿越回前世,能吹一輩子。
美滋滋的喝了好幾口,感覺這杯水倍兒甜。
暗暗開心了好一會兒,他才放下杯子繼續說道:
“以前生產力低,大家拼命耕作才勉強夠吃,沒有人會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