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后續還有蒙古皇帝試圖恢復儒家的地位,但很快就被反對勢力阻止了?!?/p>
“儒家思想被摒棄,儒生這個群體就沒辦法再通過儒家這桿大旗,攫取足夠的利益?!?/p>
“所以元朝這將近百年時間,他們是很憋屈的。”
“等到元末亂世到來,他們開始尋找新的代言人,試圖恢復往日的榮光?!?/p>
“你爹內心其實對儒家很是不屑,但他清楚儒生群體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p>
“為了拉攏儒生,他表面裝作對儒家示好。”
朱標心中非常無奈,怎么又開始蛐蛐我爹了。
不過他也習以為常了,大腦直接將這句話給過濾了。
“但假的就是假的,永遠都真不了。”
“你爹先后消滅了陳友諒和張士誠,徹底奠定勝勢,并建立了大明。”
“然后他不裝了?!?/p>
“想要刑不上大夫?貪污六十兩處死了解一下?!?/p>
“儒生想要與天子共治天下?呵,別鬧了?!?/p>
原本的世界,規定官吏見了皇帝就得下跪,和皇帝交流都得跪著說話。
親王、公主位在三公之上。
想要權力?勞資直接把丞相制都廢了。
直接就是將儒家當成家奴使喚,把儒生們的尊嚴按在地上摩擦。
儒生們這才發現自己上了當,然而為時已晚。
但有句話說的好,彈簧按的越很,反彈的力量也就越大。
你朱元璋強勢,不把我們當人是吧?
那我們忍著。
總不能你的子孫也都和你一樣強勢吧。
到時候咱們再算總賬。
所以,明朝的皇權和儒家斗爭,在歷朝歷代都是最激烈的。
具體表現就是大家所謂的文官集團。
這一世,因為馬鈺的影響,朱元璋最終還是選擇了偏向于儒家的禮法制度。
雖然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人口增長帶來的生存問題。
但畢竟沒有如原本世界那般,將儒生們的尊嚴踩在腳下。
而且儒生們可不知道這些啊,他們只以為朱元璋在兌現當初的承諾。
“所以在你爹頒布了新的禮法制度后,他們一改之前的觀望的態度,開始支持大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