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蘭幽立刻向龍吉報了個平安,又親去各處致謝,只是唯獨“忘記”去楊戩營中。
到了第二日,謝蘭幽做主將竹君的尸身燒了個干干凈凈,叫眾人立即收拾行李上路。她帶著眾人,每到一處,先將病坊收拾好,將當地孤苦無依的女子女童帶入病坊學習醫術。再自這些女子女童里找到合適修習法術的人,傳授仙術。這些女童日后長大,便是守護一方受人敬仰的靈女。
四十年間,她踏遍了整個大周的國土。那些受她恩惠的女子們又將恩惠傳到更多需要的人那里,漸漸的,人間竟有人供奉寫有她名字的長生牌位,還有人給她建了廟宇,供奉香火。
后來,她不再管病坊和靈女的事情,任由凡人自行傳承。自己行走在塵世之間,在各地尋訪小吃美食,游覽名山大川。小蓮依舊跟著她,還是舊時的模樣。紅玉等人卻已經紛紛老去,有的嫁人生子隱逸市坊,有的家業兩顧,仍在朝中,還有幾位自梳未嫁,膝下徒子徒孫環繞。
紅玉四十歲時辭去了醫官之位,率先效仿謝蘭幽,輾轉各地,一邊游歷,一邊行醫收徒。謝蘭幽時不時在收到的祈愿里看到紅玉寄來的書信,或是抱怨某地名聲在外的美食盛名之下難副其實,或是寫些旅途中遇到的趣事。多半是些瑣碎之言,卻令她看得開心,時常回想起那些帶著鮮血和汗水的時光。
后來小蓮偶悟紅塵,她們便找了一處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福地隱居。小蓮閉關修行,她一邊守關,一邊是不是的翻看遠方故人偶爾寄來的只言片語。
時間又這樣靜靜的過去了五年,這一日清晨,天際突然降下霞光,池中栽著的蓮花竟在片刻間次第開放,謝蘭幽心有所感,奔向關口,小蓮果然已經出關,正亭亭玉立的站在關口,沖她微微笑著。
為了慶祝小蓮順利出關,兩人決定大吃一頓。此時正值春季,乃是吃野菜的好時節。二人當下拿著鋤頭,提了籃子,漫山遍野的去采野菜。
一上午過去,兩人收獲頗豐,正在廚下洗菜,聽到門外有個少女喊道:“此地主人可在嗎?我兄妹在山中游玩,迷了方向,可借問一下路程嗎?”
謝蘭幽聽著這個聲音頗有些耳熟,正在回想這是何人,小蓮已放下手中的活,跑了出去。
謝蘭幽一邊支著耳朵聽她們說話,一邊飛快的洗菜擇菜。
原來那少女是和她二哥出來游玩,沒想到失散了方向,少女一路走一路做記號,到了此處,見這里有三間茅屋,屋上炊煙裊裊,想是有人家,所以前來問路。
小蓮道:“姑娘,你一時也不停的走,說不定你哥哥就跟在你后頭追呢。要我說你不如進來歇息,吃過飯再說。你哥哥見到記號指不定就找進來了。就算是他找不來,我姐姐熟悉這山里的路,叫她幫你找。”
謝蘭幽心道這還沒兩句話呢,就先把我賣了。便聽那少女說:“如此,多謝姑娘了。”
小蓮開了樹枝扎成的門扉,將那姑娘迎進來。謝蘭幽想到中午多了個客人吃飯,那就不能只吃野菜這么寒酸了,幸好廚房外檐子上吊著一只風干的野兔,池塘里還有鮮魚,她將野兔剁了,放在鍋里煮爛,加了辣椒香料調料炒出紅油,把兔子放進去翻炒收汁。又撈了條大魚和莧菜一并燉湯。拌了香椿豆腐和調苦菜,又炒了蕨菜,總算是弄出個可以見客的四菜一湯。
小蓮在屋里陪那姑娘聊天,說些城鎮上的趣事,全然忘了廚房里還有一個辛苦做飯的謝蘭幽。
謝蘭幽正暗自腹誹小蓮,小蓮已快步進來了,問道:“阿姐,飯做好了沒呀?”小蓮平素或叫她蘭幽姐姐、姐姐、先生,阿姐是沒叫過的,謝蘭幽聽了一愣,小蓮已在灶臺上寫道:“來人蹊蹺,小心。”
謝蘭幽看了這句,點點頭,道:“好了好了,你也不進來幫我。”也寫道:“如何說?”
小蓮寫道:“說是早上與兄弟失散,走了十幾里山路沒找到人還迷了路,嬌滴滴的大姑娘臉不紅心不跳氣不踹,衣裳也不見凌亂。”口中卻說道:“我這不是忙著招待客人呀,再說了,人家這不是進來了么?”
謝蘭幽說道:“你幫我將這魚和兔子端進去。”一邊寫道:“未必是沖我們來的,不必戳穿,小心就是。”小蓮點點頭,拂去灶臺上的字跡,雙手一手一盤,端起魚和兔子出了廚房。
謝蘭幽將剩下的三個菜,放到木托盤里端了出去。
她端著菜進了屋,只見一個黃衣姑娘坐在靠墻的位子,小蓮坐在對著門的位子上。她走過去,將手中的菜擺在桌子上,低頭打量那黃衣姑娘,頓時愣住了。那黃衣姑娘卻雀躍起來,抓住她的袖子喊道:“嫂子!你竟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