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太子妃都沒懷上孩子,也難怪皇上心里著急。
當(dāng)著蒙古諸王和首領(lǐng)面,康熙沒說太子什么,可這一路觀察下來,心中憂慮更深。
這次出巡,旨在震懾蒙古,威服西北,他帶上了所有成年皇子。
這些皇子除了大阿哥,全都或多或少帶了家眷在身邊服侍,卻沒有一個整天跟媳婦泡在一起,連接見蒙古諸王,首領(lǐng)都不露面的。
又想起早已形同虛設(shè)擷芳殿,康熙微微蹙眉,莫非太皇太后擔(dān)憂成真了?
“你看保成對掌珠,千依百順,要星星不給月亮。”
那時候太子還小,太皇太后身子骨也算硬朗,說起這事都愁:“掌珠身有熱癥,是養(yǎng)好了一些,可她一個人能生出多少孩子?”
“昨兒保成過來,我問他想不想多找?guī)讉€伴兒陪他玩,他說不要,有掌珠一個就夠了。”
太皇太后捻動佛珠的手一頓:“我問他想不想娶掌珠,他說想。我問他娶掌珠做什么,他說把掌珠養(yǎng)胖。我跟他說,你是太子,娶了媳婦就要給皇室開枝散葉,皇上猜猜他說什么?”
康熙笑:“保成才八歲,您跟他說這些未必聽得懂。”
太皇太后繼續(xù)捻佛珠,睨著人:“他真就聽懂了。還對我說,女人生孩子太疼,可能丟了性命,掌珠好好然然陪著他就行了,不生孩子。”
“這一聽就是孩子話。”康熙不以為然。
太皇太后“哼”一聲:“保成人小鬼大,心里清楚著呢。看我沉下臉,立刻改口說只生一個,夠傳宗接代就行了,開枝散葉別想。”
保成的話讓康熙記起了早逝的元后,心中酸楚,并沒深想。
在太皇太后彌留之際,掌珠用一句“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通過考驗,康熙以為再沒什么可擔(dān)心的了。
直到大婚兩年多,毓慶宮一直沒傳出好消息,而擷芳殿徹底淪為擺設(shè),他才驚覺事情有些不對。
這一路上他留心觀察,越觀察越不對勁兒,越感到不安。
那種不安終于在此時此刻達(dá)到頂峰。
多少年了,手握天下,除了三藩之亂和太皇太后病逝,他很少會有這種不安的感覺。
人在不安的時候,最是脆弱,總想抓住點什么。
此時此刻被康熙抓住的,是他那個飛揚跋扈姐姐,端敏公主寫給他請安折子。
在中午宴會上,胤礽終于露面了。
席間,康熙著意抬舉科爾沁達(dá)爾汗親王,鼓勵達(dá)爾汗親王給太子敬酒。
胤礽客客氣氣回敬。
達(dá)爾汗親王心知端敏公主給皇上寫過請安的折子,想讓他們小女兒薩仁熙給太子做側(cè)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