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寶珠都知道的事,石靜不相信惠妃唯一的兒子,大阿哥本人全然不知情。
大阿哥知情卻沒反對,這才徹底寒了大福晉心,以至再次病倒,不久撒手人寰。
大福晉死,大阿哥要負一半以上的責任。
對順從的發妻尚且如此冷酷無情,對上驕縱跋扈的續弦,又怎會有什么好臉色。
康熙對八福晉評價是“胭脂虎”,除了胭脂,還有虎。從安親王府蜜罐,一下掉進婚姻冰窟窿,天知道八福晉會鬧出多少事來。
“安親王府答應了?”聽胤礽措辭,石靜直覺此事還有內情。
胤礽本來不想細說,見石靜感興趣,倒也沒有遮掩:“兩邊議親的時候,安親王府那位表姑娘見過八阿哥,不說一見鐘情,也應該很有好感。不然親事黃了,安親王府不可能那樣鬧騰。”
差點鬧到南書房去。
“但皇上給出補償,好言安撫,安親王府不會傻到敬酒不吃吃罰酒。”胤礽肯定道。
老安親王病逝多年,安親王府遠沒有從前煊赫,掀不起多大浪花。
等到天氣轉暖,石靜午后疏散筋骨去慈仁宮給太后請安,果然聽見德妃說起大阿哥訂親的事。
送走德妃,太后坐了好一會兒,才握住石靜手道:“大福晉沒了才幾個月,惠妃也才過一百天熱孝,保清又要訂親。”
按宮規,庶母病逝,諸皇子守孝一百天,不得剃發,穿素服,不得宴飲娛樂。
可大阿哥是惠妃親兒子……
不光太后心寒,石靜早有準備,也不好受:“沒看出來,大阿哥竟是這樣的人。”
小時候一起玩的時候,石靜就察覺到大阿哥脾氣不好,可胤礽脾氣也不好。兩相比較,倒也沒覺出什么。
如今再將兩者拿來對比,高下立現。
“太皇太后在世的時候就說過保清涼薄,會裝樣子,我還不信。”太后與石靜有同感。
不光大阿哥涼薄,皇上又何嘗不是,這句話石靜只敢在心里想想,并未宣之于口。
惠妃是最早幾批進宮服侍的,又是皇長子生母,四妃之首,活著的時候協理六宮,沒少給皇上分憂。
奈何人死如燈滅,滅了就滅了。
相比皇上和大阿哥,胤礽這個暴脾氣反而顯得有人情味多了。
晚上見到人,石靜對胤礽格外體貼。聽他說想了,快憋不住的時候,還由著他胡鬧了一通。
此時剛剛顯懷,胎像最穩,石靜比從前圓潤許多。胤礽從背后扶著她的腰結束時,石靜低呼,扶住胤礽手,緩慢側躺在拔步床上。
“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胤礽沒有叫水,緊張地低頭詢問。
石靜握住他的手,放在自己小腹上:“有人被吵到,踢了我一腳。”
“人不大,脾氣不小。”胤礽舉起手掌,輕輕拍了一下。
石靜嗔他:“還不是隨了你的狗脾氣。現在正是小家伙睡覺的時候,你擾了人家清凈,只踢一腳都是給你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