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卻在思索難道秦國真得上天眷顧?連這樣的世外高人都拋棄邯鄲轉而要去秦國。
他沉默了半晌才問道:“趙小郎為何讓我去秦國?”
“郭開向趙王進獻讒言說你勾結秦國,既然如此,你不若倒戈相向,如今這天下能讓你報仇的也只有秦國。”
李牧聽到報仇二字苦笑:“只怕秦國卻不能容我。”
“卻也未必,秦國從不缺他國投奔而去的臣子,楚國公子都能容下又哪里容不下你?”
都說始皇帝殘暴,實際上除了曾經弄出逐客令以外,始皇帝對于這些他國投奔的臣子還是挺寬容的,的確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這個過程中他也被臣子背叛過,卻也并沒有因此計較。
還靈不確定秦國能不能容下李牧,他只是有些不忍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就這樣隕落。
李牧卻沒有下定決心,只是說道:“我再想想,至于去秦國的道路……正好與我有一段同路,趙小郎若是不嫌棄,便繼續與我等同行吧。”
還靈倒也沒有什么意見,跟著走就跟著走唄,當然也有可能李牧壓根不想告訴他怎么去秦國,但只要到有人煙的地方,他總能問到正確的道路。
再不行就找個地方躲起來,反正不能去邯鄲,爹也是不能認的。
他們行至半路的時候就遇到了流民,之前李牧說趙國饑荒他還沒什么概念,如今看著一個個面黃肌瘦的人才知道饑荒是什么意思。
這些人甚至在深秋時節都還只能穿著帶著補丁的單衣。
李牧看著這些流民嘆氣說道:“趙國大饑,王上不思政事,只一味享樂聽信讒言,哎。”
還靈看了他一眼,發現李牧對這些流民并沒有什么同情的意思,甚至還要避著那些流民走。
他看著那些流民之中還有一些幼童,心中著實有些不忍。
李牧手下松丘勸說道:“流民數萬,小郎君能救一人還能救萬人嗎?這些流民已經算不得人,小郎君小心惹禍上身。”
還靈轉頭正要往那邊走去,聽后便有些奇怪:“惹禍上身何解?”
松丘說道:“他們沒有糧食已經走投無路,小郎君手上有吃的,他們便會不顧一切來搶,甚至可能為了這些糧食鬧出人命。”
還靈是個聽勸的人,一想倒也是這么一個意思,便停下了腳步沒有繼續往那邊走,跟著李牧等人繞了過去。
只不過等到晚上的時候,他用幻術遮掩身形偷偷跑過去,隨機找了幾戶有孩子的人家放了兩塊肉干在孩子的襁褓之中便離開了。
等他回去之后就立刻將心神沉浸到了空間之中,觀察功德樹的情況。
他等了半天,最后終于看到功德樹漲了那么一點點,如果他不仔細觀察甚至都看不出功德樹的變化。
他蹲坐在黑白羽樹下,搖晃著毛茸茸的大尾巴認真思索。
這個功德樹應該不僅看數量還看質量,這個質量是看名氣還是對歷史進程的影響還不知道,反正幫助了十來個平民百姓還不如救李牧這四個人功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