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看還靈心有成算頓時放松下來,緊接著他便聽還靈說道:“找個人去找樊城,讓他過來一趟。”
這些儒生通過考核是大概率沒有問題的,就算有一部分不能通過,四五十個至少能剩下十來個吧?
先把部門都搭建起來吧。
他直接仿照后世六部的制度稍微拆分了一下,兵部這個就不需要了,那是搶王守的飯碗,剩下的部門都需要。
禮部看上去沒什么大用,但是作為宣揚教化的部門還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還靈還準備以后開展夜校或者其他之類的學校讓黔首能夠讀書。
至于戶部等就更不用說了,每年的稅收以及倉庫的看管都是需要他們來的。
刑部是司法機構,工部則是管理那些匠人用來制造東西。
當然他不可能直接就上這些部門的稱呼,干脆用了天曹、地曹、春曹、秋曹、冬曹這幾個稱呼。
至于缺失的夏曹其實就是兵部,也就是現在王守的縣尉以及他的下屬們,這個名稱不改,缺一個就缺一個吧。
這么一看,他的莊古縣倒也算是五臟俱全了。
樊城一看這個分派頓時有些擔心:“這……這么多人都……都歸我管?。俊?/p>
還靈點頭說道:“對啊,而且考核你還要盯著一點,這些人以后都是要幫你處理事情的,干得不好到時候受累的還是你。”
樊城有些擔心:“可……他們會不會不服我?”
還靈拍了拍他的肩膀:“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p>
莊古縣的官吏增加是早晚的事情,還靈早看這一團亂的政務處理不順眼了,雖然后世政務劃分太細導致許多事情處理得十分緩慢,需要過許多道程序,但好歹有的時候還能找到一個責任人,再不濟也能找到負責的部門。
現在的莊古縣就是亂七八糟,到最后都是找到樊城身上,可樊城一個人哪里看顧得過來?
樊城聽后著實壓力山大,十分可憐地看著還靈,還靈卻硬起了心腸。
莊古縣地盤不小,他也會想辦法擴充人口,想想后世一個市的面積,滿打滿算還不到一千口人,這不是鬧呢嗎?
只是怎么擴充還要思索一下才行,不能挑戰秦國律法。
如果樊城現在都扛不住的話,以后人多了他要怎么辦?不行就趁早下課。
他對樊城滿意歸滿意,但也不能強留他在不合適的崗位上,反正總有地方能安排他的。
將那些儒生都交給樊城處理之后,還靈便觀察了兩天。
這些儒生倒也不完全是好高騖遠之輩,他們一邊在準備考核一邊還經常走訪。
莊古縣的組成比較復雜,有本地人也有以前的趙地流民。
本地人占據所有人口的不到十分之一,剩下的都是流民。
一開始雙方都比較謹慎,接觸不多,趙地流民是剛到了陌生地方不敢放肆,本地那些則是擔心來了這么多外地人,人數還比自己多怕被欺負。
不過經過不到一年的相處,大家完全沒有了這個顧慮。
匡信等人覺得很有意思,詢問之后才明白是因為縣衙保持了絕對的公平公正。
不存在誰跟縣中官吏有親就偏袒的情況,司法公正已經讓縣衙從上到下都有了信譽,黔首們也就不擔心了,只要守法好好過日子,沒有人能欺負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