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珩:“他要是這般神通,還當什么皇帝,為何不去做東海龍王?”
段云楓:“……”
……
汴州。
滿懷期待的李冀昌在臣子的陪同下微服私訪,準備檢驗讖言的傳播效果,然而他還沒逛完一個酒肆,便怒氣沖天地返回了行宮。
“啊——浪子回頭金不換?”
他暴怒地扔了本折子,“在夢中受到燕太宗感召而痛改前非、浴火重生,這都是什么?你們說話??!莫非這就是你們想要的效果?”
滿堂大臣低著頭,莫不敢言。
“現在他們都說那個前朝余孽才是真龍降世!”
李冀昌背著手,在房間內焦躁地踱步,“最離譜的,竟還有人說他是太宗轉世!”
這個讖言傳播出去之后,對自己的名聲不僅沒有分毫作用,反而幫那個前朝余孽洗凈了壞名聲,在讖言與蕭珩新政的雙重作用下,不少百姓都堅信原本昏庸的皇帝如今已脫胎換骨,成為了一個不亞于太宗皇帝的明君。
而這般“浪子回頭金不換”的逆襲故事向來是民間最為人稱道的,很快便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了。
“哐當——”
李冀昌將桌案上的東西全掃到了地上,咬牙切齒道:“這個戲子,竟這般會做戲!”
……
南郊祭天之后,蕭珩首先要決斷的事便是在哪定都。
雖然鳳翔有相對完善的朝廷班底,且皇宮等一眾中樞設施十分完備,但長安位于關中盆地,有潼關天險,又有群山環(huán)繞,退可前往河東、鳳翔,進可取延州、洛陽,在地理位置上絕對是要優(yōu)于鳳翔的。
蕭珩自然會選擇定都長安,但眼下他還有一個問題尚未解決。
鳳翔城中的三萬禁軍,這些人原本聽命于安有良,安岑默叛變歸降后,這些人又歸附了安岑默。
蕭珩遷都長安前必然不能將安岑默與這兩萬鳳翔軍留在鳳翔,像安岑默這種兩邊倒的墻頭草,怕是自己前腳剛走,對方后腳便能叛變。
如何處置這兩萬鳳翔軍便成了一個問題。
就在蕭珩與幾位心腹大臣商議此事的時候,晉州刺史張志誠派使者送來了一封急報。
“稟陛下——”
那使者氣喘如牛道:“孫皓邯自從得知您率軍離開長安后,便屢屢派兵突襲晉州,就在前幾日他又截了我們的運糧隊,晉州司馬康成業(yè)康將軍率軍迎敵,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