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穆琰點頭,海港人多,他邊往岸邊走邊說道,“咱們的商品在北邊十分暢銷,每次運到,不出半月,定被搶售一空。”
路走半途,遇到許久未見的啞女孫氏,笑意盈盈站在原地向兩人行禮。
剛想上前打招呼,就被高大的蕭穆琰擋在身前,只見他微微頷首示意后,便拉著江璟云快步走遠。
江璟云笑著掐他腰間軟肉:“你干嘛啊,這樣多失禮。”
蕭穆琰嘴唇緊抿,看他的眼神既委屈又可憐。
三年里,縣內(nèi)陸續(xù)推廣不少政策,其中利用近水的低洼地修筑魚塘,挖出的淤泥則作為塘基種植桑樹,形成“基上種桑、桑葉喂蠶、蠶沙養(yǎng)魚、魚糞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魚塘生態(tài)模式【1】,既可預防雨季洪澇,又能肥魚飽肚,產(chǎn)出的蠶絲潔白柔順,質(zhì)量上乘。
而當初江璟云以高額診金“訛”回來的孫氏,一雙巧手,不僅紡布能力了得,刺繡更是巧奪天工,現(xiàn)如今已是縣內(nèi)一間繡坊的掌柜,求娶的人踏破門檻。
卻被告知,她早已賣身給知縣大人,將所有人拒之門外。
那段時間,坊間都在流傳關(guān)于才子佳人的風流韻事,弄得江璟云家里的醋罐子天天倒,翻來覆去地折騰他。
沒想到時隔這么久,蕭穆琰還記著這事。
“都是子虛烏有的事,”江璟云搖晃衣袖,踮腳在他耳邊低聲哄道,“我心里只有你一個,絕無他人,別吃飛醋了好不好?”
好說歹說,才將人哄好,未曾想,才走出幾步,又遇上熟人。
石海村的小哥見到江璟云,眼睛就是一亮,眉開眼笑地迎上來:“大人,您今日怎么有空來這邊,是來瞧養(yǎng)殖地情況的么?”
“不是……我是來……”江璟云拒絕。
只是話未出口,就被熱情的石小哥打斷:“來看人工養(yǎng)殖珍珠?在這邊,讓小的給您帶路。”說完不由分說,領(lǐng)著兩人就往海灘走。
利用在基建方面無往不利的水泥,江璟云在海邊筑堤、建壩進行魚貝養(yǎng)殖,曬成易于保存的海鮮干貨,煲粥、燉湯都可,美味營養(yǎng)、鮮味十足,在內(nèi)陸十分受歡迎。
取肉剩的螺殼海貝也沒有浪費,通過雕、鏤、鑲嵌等手段,繪成的山水、花卉、鳥獸等精美圖案在光線照耀下,螺鈿閃爍五彩斑斕的光澤,華彩熠熠,絢麗奪目。
繁復又精致的螺鈿器具,一經(jīng)推出,立即受到豪門貴胄的吹捧,成為上層人士不可或缺的奢侈品。
嘗到甜頭的江璟云,又將主意打到另外一樣奢侈品上:珍珠。
在古代,珍珠只能靠天然蚌類產(chǎn)出,且潛入深海采集,十分危險,故數(shù)量稀少,十分珍貴。
但在現(xiàn)代,珍珠是可以人工養(yǎng)殖的。
磨成球形的貝殼作為珠核,植入殼內(nèi)軟體飽滿的健康育珠母貝體內(nèi),然后裝在網(wǎng)籠里進行養(yǎng)殖,一至兩年后便可開貝取珠。
算算時間,如今正好是收獲第一批的時候,難怪石小哥誤會,以為江璟云是特意來驗收成果的。
養(yǎng)殖的珍珠開出來又大又圓,富有光澤,一看就屬上品。
圍觀的漁民嘖嘖稱奇,石小哥更是一張大臉直接湊到江璟云跟前,眼里閃爍的全是對金錢的渴望:“大人,這能賣不少銀錢吧?”
江璟云頷首,讓人將這批貝殼全部開出來,又轉(zhuǎn)頭吩咐石小哥:“你去海港那找江家管事,會有專人過來采買,價格絕對公道。”
“好嘞。”石小哥聞言,興高采烈地往海港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