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呀,朕想起來了,”皇帝點點頭,“文風確實跟年輕時有些相似。”
一樣的,嗆人。
皇帝大馬金刀往龍椅上一坐,隨手翻閱起案桌上擺著的奏折,“趙孟誠呢,宣他進來吧。”
“是。”宦官躬身后退出去。
人一直都在門外候著,聽到傳喚,無需片刻,趙學士便來到皇帝跟前,恭敬叩首行禮道:“微臣,參見陛下。”
“平身。”龍椅上的人雙鬢已斑白,卻依舊不失帝王之威,雙眸銳利不減,話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趙愛卿,既然是你送來的東西,那就過來給朕講下,它有何特別之處。”
“是。”趙學士躬身來到案桌前,木匣里的東西早已被機靈的宦官拿出,小心擺放在桌面,他指著其中一樣介紹道,“此乃藕絲印泥,光澤光亮鮮麗,遇冬不凝固,逢夏不滲油,水浸不爛,火燒留痕。”【1】
“哦,聽著的確有幾分意思,”皇帝似乎起了些興致,吩咐道,“來人,拿朕的私章來。”
手腳麻利的侍官,迅速將印章雙手奉上。
蓋在紙上的印章色澤光鮮艷麗,油光閃亮,的確與尋常印泥不同,皇帝滿意頷首,還未開口吩咐,一旁有眼色的侍從,已經將裝著水的瓷盆端了過來,旁邊還擱著個小火盆。
一一試驗過后,證實趙學士所言非虛,皇帝轉頭看向另一樣,好奇問道,“這個呢,也有什么特別之處?”
趙學士繼續介紹道,“此為松煙墨,落紙如漆,色澤黑潤,經久不褪。”這回不用侍從動手,他站在案前,手持墨錠親自研墨,并為其鋪好宣紙,“陛下,請。”
皇帝提筆懸空,揮毫潑墨,筆如游龍。
幾息后,“天行健,自強不息”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躍然紙上,隱約間,還散發著淡淡的松香。
看著紙上的字跡,皇帝滿意仰頭大笑,如洪鐘般的笑聲在殿內回響,他看向趙學士,“愛卿,想要什么賞賜?”
趙學士沒有推辭,直接說道:“微臣有本新書,想請陛下賜名。”
“今日的花樣還挺多,”皇帝挑眉,心情頗好地說道,“呈上來吧,朕倒要看看,你還能弄出什么來。”
趙學士將江璟云的書呈了上去,“這是微臣的學生,與幾個同僚共同撰寫,關于四書五經的注疏,里面的內容有別于以往的書籍,特別是下冊,臣認為對于參加科舉的考生,非常值得一看。”
聽他這樣說,皇帝直接翻到下半冊,里面全是歷年的科考題目,或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從而嘗試從不同的路徑來尋求答案;或是將問題與類似情況類比,從而總結歸納,找出共性和規律;內容五花八門,就是沒有一個固定的、準確的答案。
皇帝
巳時三刻,乾清宮。
案桌上,奏折堆積如山。
隨手拿起其中一本,是湖廣的晴雨錄并米糧價格。
今年雨水充足,南邊的收成不錯,米價穩定,百姓溫飽不成問題,看得老皇帝滿意捋須,用朱筆在奏折上批下“甚好”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