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隨后就聽到上頭問道:“隨信的帶回來的東西在哪呢,都拿上來,讓我瞧瞧。”
仆從領命下去。
三日后,乾清宮內。
老皇帝揚揚手中的奏折,不滿地抱怨:“每日上奏都是千篇一律的內容,難道朕偌大的天下,就沒有一兩件新鮮事發生?”
今日,正巧是趙學士殿內當值。
見皇帝如此說,他接話道:“新鮮事沒有,新鮮物件的話,臣這倒是有一樣,不知陛下可有興趣一觀?”
“哦,是什么?”皇帝饒有興致的問道,批奏折累得慌,他正好休息一會。
“此物名為‘水泥’,遇水可塑形,晾干后會硬化成一體,堅不可摧,可用于建房、造橋、修路等用處。”趙學士介紹道,“是臣的學生在福縣發現后,特地送來的。”
“又是他,”聽見是江璟云,老皇帝語氣意味深長,“被派去那么偏遠的地方,難為他還念著你這老師,一點小玩意兒,大老遠的路,還巴巴地特意給你送來。”
那酸溜溜的意味,昭然欲揭。
趙學士卻似毫無察覺,面色如常道:“此事福縣應已上奏稟告,許是您公務繁忙,還未曾看到。”
說完,他抬頭看了一眼桌案上堆積如山的奏折,其中意思,顯而易見。
“咳嗯,”老皇帝掩唇輕咳,“替朕將奏折翻出來,看看上面都說了些什么。”
好不容易才從最底下抽出福縣的奏折,老皇帝展開一看。
果然,關于江璟云近期所做的工作,包括開墾梯田、稻田養魚以及水泥開采等問題,都有在奏折中一一說清楚,并且貼心的附上示意圖。
皇帝盯著那兩張圖許久,半晌,還是沒忍住吐槽道:“你這學生,字不咋滴,畫工怎也如此差。”
畫面歪歪扭扭,毫無美感可言,但總算內容沒有遺漏,依稀能從其中辨認出畫要表達的意思。
“技不如人,也不曉得找個畫師替他。”皇帝搖頭,將紙遞給趙學士。
“那孩子實誠,許是覺得親手所畫,更能表明他的誠意。”趙學士為江璟云辯解,可待自己看清畫上的內容,也不禁笑了。
這畫工,跟稚子有甚區別?
他忙向皇帝保證道,“臣回去就給福縣送信,定督促他將字畫練好。”
“罷了,隨他去吧。”老皇帝不在意地擺擺手,“所幸是個能辦實事的,那些花里胡哨的表面功夫,不會也罷。”
畢竟朝廷里,最不缺的就是這類人,他每天看,都膩歪了。
老皇帝問道:“他末尾提到,隨奏折一同送來的,還有當地的一些物件,呈上來讓朕瞧瞧,有甚新鮮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