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兄江璟軒摸著滾圓的肚子,滿足地打了個飽嗝,“五弟,你的廚藝真是太好了,吃了你做的飯,我以后再吃不下別的了。”
大伯娘聽聞拍了大堂哥肩膀一掌,嗔怪道:“那你以后別吃了,我還省點糧食。”
“哎,別,娘,我錯了,你做的飯菜也很好吃。”大堂哥忙向掌管家中財政大權(quán)的母親討?zhàn)垺?/p>
“一邊去,看見你就煩。”大伯娘嫌棄地看了眼自家大兒子,招呼坐旁邊掩嘴偷笑的兒媳胡氏一起收拾碗筷。
江璟云見狀忙起身阻攔,剛剛大伯娘她們已經(jīng)滿前忙后幫了許多,怎好意思吃完了還讓客人收拾的。
“你腿腳還不利索呢,我們來就成。”
大娘把他按回去坐,“你們爺幾個坐著聊會,少來妨礙我們。”
江璟云見推辭不過,只得坐下來,不過他也的確有些事,需要跟大家商量。
昨日在家,江璟云仔細(xì)復(fù)盤了下這次的事情始末。
首先是越來越多的人模仿他的做法,若想要留著客人,除了自身味道夠好,還需要不斷的嘗試創(chuàng)新才行。但新菜式的也會加重他的負(fù)擔(dān),雖然家里的三個小朋友乖巧能幫忙,但能做的事也有限,就算人是鐵打的,也還是忙不過來。
其次是他太天真了,意識還停留在21世紀(jì)法治社會。
這可是封建王朝,講究權(quán)與拳。
雖說在本朝君王的英明統(tǒng)治下,治安尚且過得去,但法制社會還有漏網(wǎng)之魚呢,何況這個這個時代。總有那些個心術(shù)不正的人,不務(wù)正業(yè)只想不勞而獲。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遇上事根本沒有自保之力。
再就是,既然有賺錢的法子,他也想拉拔一下家里人。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1]
所以他想帶著堂兄弟們一起做這個買賣兒,等以后攢夠了錢,沒準(zhǔn)還能在鎮(zhèn)上租個鋪子專門賣吃食。
本想邀請蕭大哥一起合作,但一開口就被拒絕了。
蕭穆琰也不是瞎客氣,他也有自己考慮,一是因為現(xiàn)在攤子還太小,收益均攤下來后,能拿到還沒現(xiàn)在打獵的賺的多;二來比起跟人討價還價行商賈之事,處于山野更讓人自在。
本人不愿意,江璟云自然不會勉強。就算著急報恩,那也得用對方樂意的法子。
那就只剩下他跟大伯兩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