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們也愣了!
他們沉浸在了一種前所未見,甚至想當(dāng)作是神跡的情緒里,心情激蕩,話都說不出來。
嘩啦啦,不知有多少目光瞬間轉(zhuǎn)了過來,集中到了方寸的臉上。
那眼神,充滿了驚奇與震憾……
不僅是弟子,就連樂水宗幾位長老也是如此……
而在這所有的眼神里,方寸端坐不動,平靜淡然,像是當(dāng)經(jīng)歷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當(dāng)然了,這些樂水宗長老與弟子,并不知道,方寸其實也有些懵。
……
……
剛才他對這三位弟子說的這些話,倒還真不是空穴來風(fēng)。
如今的他,天資是三寸三分三厘,對于法力的運(yùn)轉(zhuǎn),有著旁人難以察覺的敏銳,而通讀六經(jīng),對于六經(jīng)天賦也著實過人,尤其是他修煉了無相寶身經(jīng),根基更比常人渾厚。
想要看出一些修行上的問題來,實在易如反掌。
這并不是因為他修為高過了這些樂水宗長老,而是因為他眼光夠開闊。
這些樂水宗長老,也是從三十六脈的根基上修行出來的。
可是方寸,從一開始,便是一百零八脈。
這就像是,某地大旱,有人聽說了,便覺得這時候不能過去,容易挨餓;
而有些人則意識到此地大旱,那過去的時候,順便押運(yùn)一批糧食過去,便可以大賺一筆;
更有一些人,則是看出了這地方為何大旱,還會旱多久,并試著將大旱的問題解決……
這些樂水宗弟子,便是怕挨餓的境界。
樂水宗長老,則是看出了那里反而有商機(jī)的境界。
而方寸,則是能看出此地為何大旱的境界。
當(dāng)然了,若說起來,最厲害的還是方尺,推出了無相寶身經(jīng)的他,應(yīng)該已經(jīng)到了可以洞悉天地運(yùn)轉(zhuǎn),甚至追溯到本源的境界,若無無相寶身經(jīng),方寸也不可能做到這一步……
只不過,就算方寸可以看出來,但也不可能一句話就點(diǎn)醒他人,助人悟境啊,剛才他對這幾位樂水宗弟子說的,只是指出一些不足之處,幫著他們少走幾步彎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