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賣東西的人很多。
賣早餐的,賣菜的,賣農產品的,麥芽糖的,各種叫喊聲,討價還價聲,源源不絕于耳,很是熱鬧。
偶爾還能聽到有客人在夸食物好吃,或者是讓老板多加點兒料,老板大氣什么的。
當然了,還有很多的熟人坐在一起,說著東家長西家短的事情。
只是短短的一條小街,就讓小小了解了很多的東西,心情也跟著變得好起來。
她以前一來就是六七十年代,已經是計劃經濟時期了,買什么都需要票,還只能在規定的地方去買。
就算是有鴿子市和黑市,但是也都是很低調的,悄悄的,誰會叫賣啊?
像是現在這樣熱鬧的場景,她以前穿越過來,幾乎是很難見到的。
就算是有的鄉下保留趕集,也是以物換物居多。而且交換的東西也有限,以實用性為主。
大家都缺錢缺糧缺票的,更沒人會做吃的出來賣了。
而且大家說話都是小心翼翼的,絕對不可能出現現在這樣大聲交流打趣的。
別的不說,就說這短短的一條街,小小都聽到了啥?
哪家對立的兩戶人家,家里的小年輕在一起了,家里不同意,直接私奔了;
誰家的老爺子和兒媳婦扒灰了;
哪里的寡婦,和一下子老子和兒子都在一起了,結果遇到了,父子反目成仇。結果打得太厲害了,把村里人都招了過去,結果寡婦和老子結婚了。
還有哪里的尼姑庵解放了,誰家娶了個尼姑回去等等,不要太多。
小小走到一個陳芳推薦的不錯的早餐攤子,要了一杯豆漿,要了一根油條,一個燒餅,一邊繼續聽著八卦,一邊吃起來。
味道還不錯,尤其是燒餅,很好吃,加上這熱鬧的環境,確實很容易就讓人心情愉悅。
吃完飯,結了賬,小小又沿街看了看,還打聽了一下物價,順手買了一些小東西。
她確實遇到了想要賣高價給自己的老板,但是在小小還價以后,知道小小是了解行情的,也不堅持。
逛了一會兒,想到安寧有可能來找自己,這才意猶未盡的回去了。
果然,安寧已經來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