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鄉下的孩子沒見過世面,這些知青的手段,那是一耍一個準兒。
極品奶奶6
公社領導們想著余家村大部分都是寡婦,養大孩子不容易,就別讓人來禍害了。
可是誰能想到這下鄉的知青越來越多,而且開起來完全沒有讓人回城的跡象,這和他們想的就來體驗生活,過一兩年就回去的情況完全不同。
他們也不能一個不給余家村安排知青吧?
這其他村的干部就算理解,但是時間長了,肯定也是有意見的。何況還有其他村里的人呢?他們也不會同意。
就是現在,都已經有很多人來反映情況了,要求他們領導公平處理。
而且這次下來的知青實在是太多了,一百多人,每個村都要分配不少。
所以這次,他們考慮再三,還是決定給余家村也分配幾個才行。
余大隊長沒想到自己的村里這次居然也會被分配知青。其實他們村大部分的人都是沒什么文化的,村里也就葉嬸子舍得,讓家里的孩子都去上學。
現在村里文化最高的,大概就是葉嬸兒家的余美麗了。
對于來知青這件兒,以前看著其他大隊的人期待苦惱,他其實有些期待了。尤其是聽說隔壁公社就有知青幫村里開了小作坊,直接提高了大家的收入。
還有的在村里建了小學,方便村里的孩子們上學。就在村里,讓大家送孩子們上學也會容易一些,畢竟以前到公社走路就要一個多小時。
不放心不說,孩子也沒辦法在幫家里做事兒。
但是要是村里有學校,孩子們不用在路上耽擱時間,完全可以放學了幫家里干活兒,
照顧弟弟妹妹。
他也很想要自己的村里也來一些這樣的人才,只要有一個,他們村也有機會出頭。
畢竟一個個的,真的都過得太難了。
像是葉小花嬸子家和其他幾家被評為烈士的還好,好歹有國家的補貼,加上家里人多,就算前幾年艱難,現在孩子們長大了,那日子也好過了很多。
但是當初大部分被抓壯丁的人,都被炮灰了,死在哪里都不知道,別說庇護家里了。
公社的渝書記和陳主任看著欣然接受的余大軍,心里很是欣慰,覺得對方很是配合公社的工作,十分不錯。
不像其他的大隊,一個個的想盡辦法推辭,就算是知道推不掉,也想著和他們要好處。
余家村是好樣的,不枉他們的照顧了。
想到這里,陳主任拍拍余大軍的肩膀道:
“你放心,我會給你們村盡量分配條件好一點兒的過去的。這樣就算是他們干活兒不行,那也可以自己花錢買糧,不會增加村里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