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提醒,不會忘記的。”
她記著呢,今天打算把32斤糧食、一斤雞蛋先領(lǐng)走,她算過,他們母子一個月有三斤雞蛋,一斤雞蛋大約有8個,三斤就是24個,一天吃兩個,等于三天左右吃一次,還酸不錯了。
只是,這兩天買買買的,又花了不少錢了。本來上交了600的撫慰金,只剩下700的錢了,后來造房子給了季寡婦500,但加上冬冬收來的紅包,也有230左右了,可這兩天買大木盆,買供應(yīng)量,也有花出去好幾塊了。這個年代的物資雖然便宜,蔬菜只有3分錢一斤,可同樣的,收入也少啊。
到了下班時間,寧馨就去后勤部領(lǐng)了32斤的商品糧和一斤雞蛋,還有一張一斤肉免費券,肉要去童萍那里領(lǐng)。
32斤商品糧種,30是細糧,70是粗糧。30的細糧是99斤,寧馨選了3斤的面粉,66斤的大米。剩下224斤的粗糧她選了15斤的玉米粒、74斤的紅薯。之所以選擇這么多的玉米粒、是因為玉米粒可以當主食,也可以做菜。
領(lǐng)來糧食,寧馨去了供銷社大廳,把王翠借給她的糧食給還了。王翠接到糧食,就知道寧馨多給了。她不敢說自己的手跟秤一樣的準,但作為銷售員,她稱的東西多了,大概的估量還是能估出來的,寧馨多給了三四兩有的。
寧馨的確多給了,還多給了半斤。大米多給了一兩,紅薯多給了四兩。
把王翠借給她的糧食還了,她就回家了。但還剩下285斤的糧食也是很重的,寧馨決定先拿了一半回家。豈料才出了供銷社門口,就看見冬冬胖嘟嘟的身影在外面。
“冬冬……”
“媽媽……”冬冬看見媽媽拎著東西出來了,趕忙跑了過去幫忙。“媽媽,冬冬和你一起玲。”小胖手去抓麻袋。
“謝謝冬冬,有冬冬幫忙,媽媽就輕松很多了,冬冬真是我們家的頂梁柱。”寧馨拎這15斤的商品糧還是沒有壓力的,但兒子愿意幫忙,她心里更高興,夸夸的話跟不要錢似的。
反正冬冬聽了這頓夸,小馬達更有力量了。那清澈中透著愚蠢的笑,都把他媽媽的眼給閃瞎了。
“冬冬,你怎么來供銷社了?給你秦爸爸打飯了嗎?”回家的路上,寧馨問道
“打了的。”冬冬道,“我還回家了,看到媽媽沒回來了,就來供銷社等媽媽了。”
她和秦瞻的下班時間其實一樣的,所以冬冬放學(xué)的時間也是比她早。“那冬冬肚子餓嗎?”
“一點點餓。”雖然早飯吃的飽飽,但也以上午過去了。
“那中午我們煮面疙瘩吧,正好早上煮的排骨湯是現(xiàn)成的,煮面疙瘩快。”寧馨本來也是這樣打算的,所以才換了三斤面粉。
“媽媽,面疙瘩是什么啊?也是面條嗎?”在首都長大的冬冬沒吃過面疙瘩,只吃過面條。
寧馨:“和面一樣,但面疙瘩是圓圓的,一團一團的,面是細細長長的,一條一條的。”
回到家里,寧馨就開始做面疙瘩了,面不用發(fā)酵,揉成一團之后,直接一小塊一小塊放到已經(jīng)熱的排骨湯里就行,速度非常快。冬冬站在一邊看著,盡管個子小小的,也看的目不轉(zhuǎn)睛的。
“小寧……”
這時候,門口傳來蔣紅娟的聲音。
“我在……”寧馨應(yīng)了一聲,又冬冬道。“你蔣伯母來了,你去招待一下。”
冬冬一聽,馬上蹦蹦蹦的跑出去了:“伯母。”他乖乖叫了一聲,“我媽媽在做面疙瘩。”
“面疙瘩啊,我們那邊也有,這做起來相當省心了。”蔣紅娟一邊說,一邊走進了廚房,“小寧,昨天晚上關(guān)于68號地的事情,后來太晚了我就沒過來。但昨天晚上張營長帶著他媽張大娘來找過我,說68號地是他媽見地空著就種了,也沒有和他說過,他也是昨天聽了廣播之后,他媽才和他說的。
他還說他們昨天晚上已經(jīng)和你來說過了,今天會地里的冬瓜收了,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