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珍街以前也是繁榮過的,但都已經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
小時候的方萬喜就住在九珍街那里,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全都熱熱鬧鬧的。有專門售賣各種文體用品的專賣店,附近的學生不管是上美術課也好,上體育課也好,在這里能買到任何需要的東西,什么水粉水彩,什么排球籃球乒乓球,應有盡有,放在二三十年前那就已經是相當齊全的店鋪了。
這文體專賣店附近還有什么眼鏡店,服裝店,甚至售賣瓷器的都有不少,最邊上還有一個大型的商超,超級高的大樓佇立在側,下面幾層是商場和超市,上面的層數則是用來出租的辦公樓,在那個時候也算是高檔地段。
而且因為距離海邊不算遠,所以不少游客都會路過逛上幾圈,可以說占盡了地理優勢。
當然,這種地方也是少不了美食的。
比如相當出名的燒烤店,主打的就是烤魷魚,有整條的大魷魚,烤出來撒上燒烤料,離著幾十米外都能聞見那種香味兒。除此之外也有專門的烤魷魚爪,總有學生放學繞原路來這邊吃上一串,價格不貴,攢的零花錢總是能剛剛夠。烤里脊肉什么的常規燒烤賣得雖然沒有魷魚好,但也算是能俘獲吃貨們味蕾的水平,每天擺在門口收集烤肉簽子的大桶都能堆滿好幾桶。
九珍街的包子鋪也是遠近聞名的,“海琴大包”就是在當時的九珍街打出來的名號,皮薄餡兒大,有多少褶子方萬喜雖然記不得了,但是那味道仍然讓他記憶猶新,特別是叉燒包,當時的海琴賣現包叉燒包的店鋪本來就不多,更別提好吃的了,但是那家店幾乎能讓所有吃過的人都滿意。
當然,最出名的卻還是一家專門做各種家常菜的餐廳。
不管是小炒還是大菜,炒土豆絲也好,各種蒸魚鹵肉也罷,在那個還沒有如此發達的互聯網的年代,來海琴旅游的游客們卻都知道要來那里嘗上一嘗,那才能算是沒白來海琴一趟。
而在當時,這家餐廳最出名的菜里,就有蒜香排骨。
那個時候所有餐廳里做的飯菜全都是當天現做的,也沒有那么多的科技與狠活,靠的就是大師傅們真正的本事。
方萬喜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吃過幾次那餐廳的蒜香排骨,外層是沒有脆殼的那種,炸好的蒜米撒滿了整個盤子,剛上桌的時候就能聞到一股濃郁的香氣,讓年幼的自己恨不得立馬上手去抓來嘗嘗。
那時候的星辰北路還是個沒經過改造的地方,繁華程度可以說連九珍街的尾巴都趕不上,現在比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不過隨著海琴的發展,各種商業街層出不窮,大家對于消費的追求也在不斷地變化,星辰北路在近十年的時間里迅速崛起成了眾多商業地段里的翹楚之一。
而九珍街這個曾經海琴的商業王者漸漸地開始被人們遺忘,老舊的商鋪,落后于時代的各種產品,貴得嚇人的價格,再加上互聯網的沖擊,不知道什么時候起,九珍街已經從海琴人放假必去的地方變成了小透明。
那棟超級高的大樓里亮著的燈都越來越少,直到最后連商場都關了門,大爺大媽們再也不能去買便宜雞蛋,于是一下子,這最后的熱鬧勁兒也沒了。
那家特別好吃的餐廳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早就消失在了大家的視線當中,有人說是老廚師退休了,導致店里的味道全都變了,也有人說老板只是換了個地方,卻沒人說得出來,到底換到哪里去了?
總之,隨著時間的推移,九珍街慢慢地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零散的各種商鋪天一黑就爭先恐后地下班回家,生怕晚了幾秒浪費了電費。
方萬喜跟金安都是繼承了家里的店,老一輩對于自己待了一輩子的地方總是有那么些情意在,只要餓不死,總是希望能延續下去。
“什么時候咱九珍街也能這么熱鬧就好了。”
方萬喜看著車水馬龍的星辰北路,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發呆了多久。
“營業了營業了!可以進去了!”
一旁的金安突然推了一把方萬喜,滿臉都是期盼美食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