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震驚的是,謝文彥最后宣布了成立女子哥兒科舉,并且科舉上榜的女子哥兒,也同樣有入朝參政資格。
群臣震驚又不服氣。
陛下竟然讓女子哥兒科舉參政,這讓日后男子們如何自處?
但不服氣也沒辦法。
謝文彥一意孤行,還有數十萬掌握了火槍力量的女子哥兒,他們不同意,這女子哥兒也不聽。
至于用罷朝威脅?
他們以前又不是沒試過,陛下根本不吃這套。
更別提現在陛下明目張膽啟用女子哥兒當官,他們一旦罷朝,就是主動給人讓位置啊。
而女子哥兒科舉,自然是由喬玉景這個君后來主持。
沒辦法。
滿朝文武都難以接受女子哥兒入朝的事實,讓這些官員操辦女子哥兒的科舉,說不準就會陽奉陰違,在其中搞事。
喬玉景有身份,有能力,負責此事最為合適。
這個決定雖然鬧出一點動蕩。
但正所謂,槍桿子里出政權,亂子是有些,卻并不影響大局。
并且這還是個收攏諸國民心的好機會。
謝文彥趁機讓人在民間宣揚。
“楚皇連女子哥兒科舉參政都能容忍,可見是真的唯才是舉,把天下百姓都看做他的子民,日后肯定也不會區別對待我們這些舊朝百姓的……”
“聽說楚國還有免費的官學,咱們的孩子都可以免費學認字了……”
“聽說楚皇以前流落民間,最是知道咱們百姓疾苦,如今楚國統一諸國,咱們這些老百姓也有好日子了……”
“聽說,聽說……”
總之,在各種引導聲中,諸國百姓們忐忑的心逐漸平息,迅速接受失去原本國家的現實,成為楚國人。
這也正常。
諸國連年征戰,大量從民間收刮糧草和壯丁,百姓們日子過得苦。
如今楚國統一后,謝文彥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安頓百姓,宣揚楚國的利民政策,大家看到希望,自然也就安分了。
自古百姓都是最容易滿足的。
百姓不管皇帝是誰,他們只知道,誰讓自己吃飽飯,誰讓自己過好日子,他們就擁護誰。
楚皇對百姓好的名聲,早在當年黎國滅國時,就在諸國民間傳開。
所以百姓們才會輕易相信各種傳言引導。
民心穩定。
沒有了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