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玩脫咋辦?
但奈何謝文彥過于堅決,他們反對無效,最終也只能心情忐忑,硬著頭皮跟著干了。
—
此話經過細作傳到陳國新皇耳中。
陳國新皇不由嘲笑,“原本朕看楚國之前率先在黎國兵亂時出手,以為楚國這位新皇,與朕一樣是雄才偉略之輩,但如今看來,就是個自作聰明,畏首畏尾的之人。”
“俗話說,螞蟻多了還能咬死大象呢,就算日后陳國連年征戰,國力巨大消耗,但整合了諸國的兵馬,數量也能壓死他楚國。”
當然。
也有陳國官員猜疑,“陛下,楚國新皇看上去不像是愚蠢之人,對方在登基之前,可是三元及第的良才,現在如此自信,莫不是楚國有什么大量培養以一敵十兵將的法子?”
否則怎么會自信到這種程度。
陳國新皇聞言收起輕視之意,正色道,“就算如此,朕也不能停下吞并諸國的腳步。”
“若楚國真有底牌,朕現在不對南吳兩國出兵,等楚國再強大起來,這兩塊肥肉就是楚國的了。”
“與其將來被楚國逼到角落投降,不如現在就亮出咱們的獠牙,屆時背水一戰,殊死一搏。”
反正早晚都要和楚國硬戰,他還不如先將南吳兩國收入囊中。
如此就算將來失敗,他在史書上也算是個雄主了。
當然,對楚國防備還是要有的。
“傳朕圣令,讓咱們在楚國的細作盯緊了,朕倒要看看楚國有什么底牌,竟能讓楚皇如此自信。”
陳國皇帝吩咐下去后,就繼續他的吞并大業。
……
謝文彥知道陳國在他這邊肯定有細作。
不過,他并沒打算將這些細作鏟除,因為他正需要這些細作,給陳國新皇傳遞消息,穩住陳國的心,讓陳國繼續施行他們的吞并計劃。
而楚國則一邊防備邊境偷襲,一邊開展基建。
有之前諸國送來的人才,再加上楚國自己的人才,又不缺銀錢支持。
謝文彥的水利工程、修路工程、免費官學,科技研究……等等事情,搞得如火如荼。
總之除了備戰,楚國境內方方面面都在進步改變。
正在打生打死的幾國見此,心中是又羨慕,又疑惑。
他們怎么都想不明白,在諸國爭戰時,謝文彥不出兵參與戰爭就算了,說好大力培養軍隊士兵,好像也沒什么大動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