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人擺明態度,表示謝家對即將進門的新夫郎歡迎,并不介意喬玉景如今“無父無母”的處境,給足了臉面。
讓喬玉景和喬氏族長心里都非常熨帖。
謝家也博了個良善寬厚的好名聲!
所以,要不怎么說謝父謝母會哄人呢?
作為地地道道的古代人,夫妻倆對于喬玉景在成親前,就和娘家鬧翻的行為,肯定是有意見的。
畢竟伯府嫡出公子這個身份,對謝家這般貧寒農戶來說,是極大的榮耀和助力。
如今這些都沒了,謝家娶喬玉景唯一能夠獲得的好處,可能就是他帶來的嫁妝銀錢了,這讓覺得兒子將來有大出息的謝父謝母,當然很不滿。
但婚事已成定局,謝家又不能退親。
謝父謝母也只能認栽,選擇接受這個兒媳婦。
并且為了兒子的名聲和前程著想,夫妻倆還扮演起了好公婆,務必保證喬玉景嫁過來后,對他們兒子一心一意!
這當然不是夫妻倆真有多么心善。
純粹是追求利益之人的本性。
因為做一對惡毒公婆,除了能夠享受一下逞威風的快樂,還有其它什么好處嗎?
反倒是對兒媳婦好些,不僅說出去名聲好,兒媳婦也更心甘情愿把嫁妝拿出來貼補家里,他們跟著享福多好。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喬玉景是個好性子的情況下。
倘若這個兒媳婦嫁過來后,享受了他們的“家庭溫暖”,卻不知感恩,想要騎到公婆頭上撒野。
那他們夫妻倆肯定也會讓對方感受一下什么叫做惡毒公婆的!
謝父謝母小算盤打得賊溜。
不過常言道,圣人論跡不論心,甭管心中怎么想,只要一個人做出來的事情是好的,那么他就是好人。
……
因為謝文彥和喬玉景如今,都算不得什么大人物。
兩人成親當天的排場,并不怎么盛大,唯一的亮點可能就是穿著喜服的謝文彥,看上去格外俊朗非凡。
還有喬玉景那比之高門大戶是寒酸,但比之普通人卻很豐厚的三十二抬嫁妝。
吹吹打打的迎親隊伍,吸引了不少百姓圍觀,氣氛還算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