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尋子心切濾鏡的老皇帝,基本就相信了八成,剩下的最后二成,就等親眼見過謝文彥是否如調查所說與他“父子相像”就能確定了。
這些謝文彥并不知道,也沒有費心思去關注。
他把湊巧碰到的王成安忽悠過去后,就把心思都放在了去永昌伯府提親上。
釣魚這種事,把餌料放下去后,耐心等著便好。
著急只會嚇走大魚,又或者被魚拖進水里。
耐心,他從來都不缺。
作者有話要說:
謝文彥:還是那句話,我不是老天爺親兒子沒關系,我會主動給自己拜爹!
弟弟打小報告
1更
暫且不管老皇帝那邊得知自己有個流落民間的皇子是如何欣喜。
這邊。
謝文彥在私塾沒等幾天,就被永昌伯請到茶樓見面,被對方交代叮囑了讓他盡快上門提親之事。
沒辦法,伯府兩位公子小姐落水被外男相救,京城流言紛紛,若不快點定親把事情壓下來,繼續(xù)成為茶余飯談,實在有損顏面。
權貴最在乎的就是面子,永昌伯府還有一個即將嫁給太子做側妃的哥兒,實在不能讓名聲有瑕疵。
因為有太子牽線做媒,永昌伯對謝文彥的態(tài)度還算不錯。
知道他家境貧寒,聘禮方面也沒什么要求,讓他基本禮數(shù)周全就行。
當然,伯府如此‘通情達理’,謝文彥以后也當涌泉相報的委婉話也沒少說,畢竟永昌伯也是個注重利益的,怎會心甘情愿白白下嫁一個哥兒?
謝文彥全都微笑著一一應下,看上去溫和又知禮。
不過心里怎么想的,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伯府給了親事的準確答復。
謝文彥也就沒再拖著,當即跟夫子請假回了村,告知家中準備提親。
他課業(yè)好,平日更是不曾驕傲懈怠過學習,如今更是成親大事,夫子批假批得很爽快,但為避免他落后課業(yè),還是給了他一本自己的讀書注解。
顯然對他這個私塾最有潛力,還最認真努力的學生十分看好。
如今的謝文彥雖已經(jīng)用不著這一點讀書注解了,卻還是笑著接下,不是做戲,而是發(fā)自真心。
宏遠私塾這位夫子,在他的人生中占比并不多,但卻是為數(shù)不多真正關心過他的人之一。
他不是個好東西,可終究還是人,人有七情六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