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兩次見面還有不少沖突,他怎么可能如此迅速就愛上一個傳聞中的奸臣,還差點要殺了自己的男人。
他之所以想討好謝文彥,只是為了成親后生活舒心些。
喬玉景是一個性格很務實,頭腦很清醒的哥兒,從小他就明白打不過就認慫,反抗不了就盡量享受的道理。
既然已經答應嫁給謝文彥,他就不會再糾結后悔,只會想辦法為將來的日子做規劃打算。
這個時代的姑娘哥兒很難單獨生存,想要安穩生活,除了依靠娘家,就是依靠夫家。
他親爹的身份注定不能暴露。
所以明面上,他一旦出嫁就只能依靠夫君,因此和夫君的感情不能太差。
如此才能在成親后,盡快懷上孩子站穩腳跟。
否則他們這場婚事是威脅交易而起,以謝文彥鐵石心腸和謹慎小心的脾氣,成親后,很有可能因為防備不碰他,哪怕他長得再好。
那樣他豈不是完犢子了。
要知道,謝文彥可并不是個能輕易被美色所迷之人,對方前世追求了一輩子的權利,別說成親生子,身邊連個伺候的通房丫鬟都不曾有過。
是個意志堅定的狠人!
喬玉景可不想下半輩子守活寡,所以讓謝文彥對他產生感情很有必要。
他也不貪心,只要謝文彥能稍微喜歡他,給他該有的正夫臉面,和他生一個孩子就行。
當然。
喬玉景也沒忘記給宮里的親爹傳消息,讓親爹好好給永昌伯府找點麻煩,狐假虎威一下。
避免伯府覺得他在虛張聲勢,做出預料之外的莽撞事情。
……
謝文彥還不知道他未來小夫郎心中的小九九。
學堂休沐假期很快結束,詩會的第二天,他就收拾東西回私塾上課了。
雖說現在夫子教的知識他都懂了,但溫故知新,去私塾上課也不單單只為學習,還有結交人脈的好處。
上輩子,他年少時一心攀附權貴,在私塾交好的全是家境優渥之同窗。
而被他忽略的寒門同窗中,未來卻有不少在官場職位不高,但掌握重要實權之人,這輩子重生,謝文彥自然不會錯過。
他前世活到七十多歲,一張舌燦蓮花的嘴更是不知哄騙過多少老狐貍。
如今想與一群還未出茅廬的學子交好,簡直不要太容易。
何況,他當初攀附權貴同窗時,也沒想過得罪寒門同窗,私塾大部分人,對他感官都還不錯,他的人緣很可以。
因此。
回到私塾的第一天,謝文彥在學堂轉悠兩圈,刻意拉攏交好一番后,他和寒門同窗的關系,就迅速深厚稱兄道弟起來。
至于錢博途?
對方因為詩會上盜用詩詞名聲盡毀,壓根沒臉再來私塾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