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眷女眷船舫上。
看完剛才的鬧劇,眾人收回目光。
知琴向喬玉景感嘆道。
“公子,剛才那位謝郎君倒是有些心計手段,可惜走錯了道,普通學子看不出他的算計,但那些大儒和咱們這些高門大戶的人,哪個不是見多識廣?”
“不管他和他那個盜用詩詞的同窗之間,到底有何齷齪,這般踩著人上位,就落了下乘。”
知書點頭贊同,“知琴姐姐說得有理,這位謝郎君雖聰明,但心性卻佐了,手段著實小氣了些……”
真正的聰明人想在詩會出風頭,絕對不會用這種踩著人上位的把戲。
因為越是德高望重的大儒,越看重人品心性,更喜歡風清朗月的小輩。
喬玉景聽著兩人的分析,卻是笑了。
“但如果,這位謝郎君就是想讓人覺得他人品有瑕疵呢?”
“啊?”
知琴知書張大嘴。
喬玉景沒有繼續解釋,而是在心中嘆了口氣。
他算是知道上輩子,謝文彥為什么僅靠一人之力,就攪動各國風云了。
因為這家伙,太會演了!
要是沒有重生,他肯定也會和大家一樣,對謝文彥評價是:心機有余,聰明不足。
但有著前世記憶的他,卻不敢如此覺得。
他不相信一個能罵名留史的奸臣,算計人的手段會如此粗糙,給人留下話柄。
如果真有,那肯定是對方故意的……
倘若他沒猜錯。
謝文彥今天多半根本沒打算博得幾位大儒的欣賞,對方想要吸引的主要目標,是勛貴才對。
自古文官和勛貴,就是兩個派系。
沒有家世科舉出仕的學子,天然就屬于文官勢力。
但文官勢力有個巨大問題,就是喜歡讓人熬資歷,甭管你多么有才華,入朝后不讓你熬個幾年,根本不會允許你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