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師姐打算怎么做?”任元問道。
“馬上就立秋了,有道是‘立秋無雨是空秋,稻米只得一半收’,所以按慣例,河伯祠會組織拜神求雨。”師姐便道:“完事兒,立秋的十五天里,每隔五天都會下一場雨。”
“這么神奇的嗎?”任元驚訝道:“莫非河伯會呼風喚雨?”
“那是通天徹地的大神通……”師姐無奈道。
“明白了。”任元點點頭,知道河伯還差得遠。“那這里頭有什么門道?”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天良子自有他的辦法。”師姐卻賣個關子道:“到時候你就知道。”
~~
江南民間素來有‘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之說,從農時來講,立秋后如果降雨及時又充足,對莊稼豐收大有益處。
而且訪仙鄉以丘陵山地為主,存在大量灌溉困難的梯田,所以百姓格外期待這‘立秋三場雨’。
但老天爺下雨可不趁時,一滴不下也是常有的事兒。
所以訪仙鄉的人們,立秋這天會在河伯祠舉行雩祭,祈求河伯顯靈,為他們帶來降雨。
這天不分鄉南鄉北,各村都會奉上一份供品,所以全鄉的百姓都可以參加祭祀。
任元和師姐也趕來看熱鬧,兩人來得稍晚了點兒,就被人山人海擋在外頭,瞧不見祭臺上的光景了。
這當然難不住他倆,兩人便互用五鬼搬運符,把對方搬運到了祭臺下……
這是任元和師姐閑來無事,琢磨出的‘互搬術’,算是瞬移的下位替代了。
他倆之前演練過很多次了,都還挺成功。卻沒料到祭臺下也是摩肩接踵,根本沒有容納兩個人的空間。
結果兩人一現身,便被人群緊緊擠在一起,臉貼著臉,身子挨著身子,都要被擠成一個了……
好容易,倆二貨才把頭轉向祭臺方向。
“好家伙,這么多人?”為了緩解尷尬,任元感慨道:“這可比魍象辦的那場熱鬧多了。”
“雩祭可是全鄉百姓參加的盛典,當然沒法比了。”師姐一臉的羨慕道:“什么時候也能為咱辦一場就好了。”
“河伯也要吃小孩么?”任元卻根本不接茬,岔開話題問道。
“不是,不是所有妖……呃,神明,都需要血食的。”師姐頓一下道:“不過河伯有寡人之疾,所以每年都要給他娶親,一次要娶好幾個。”
“那跟魍象也沒啥區別。”任元心道,河伯這愛好,真是千年不渝呢。
說話間,雩祭開始了。
老師婆帶領童男童女若干,手執五彩羽扇,身上披著鳥羽編成的披風,隨著音樂而舞,還用羽毛作為舞具,來模擬下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