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在這個上面難得出奇的一致。
趙來金拍了拍弟弟肩膀,也是一臉驕傲。
趙來賀笑著收了起來,只說要拿五兩出來翻修祠堂,大家更加高興了。
趙家村的老祠堂已經好幾年沒翻修過了,翻修祠堂是好事,也是大事,大家紛紛表示要出力幫忙,氣氛十分熱烈。
這一路上,就在眾人忙著夸趙豐年,以及問趙來賀養兒子的經驗中度過了。
回到家,趙來賀得留下來跟村長及幾個族老商量修祠堂的事,趙豐年一個孩子不便留下來,便準備先回家了。
趙來賀本來還想送他回去,被幾個青年笑了幾句,一旁的婦人們倒是挺欣賞。
“你們盡管商量事,有我們在,保管替你把兒子送到你家那口子手上!”
回到家,巧娘謝過了熱情的村民,這才從趙豐年嘴里得知了前因后果。
自是歡喜不已,當即從屋檐下取了一條臘肉,直言要給父子倆做頓好的。
晚上,一家人高高興興吃了一頓飯。
“入了冬我就不打算孵小雞了,不好養活,反倒白費了柴火。”
趙來賀點點頭,“是這個理,家里柴火還要多備些,指不定什么時候就要落雪了,今兒個在村長家,我聽春子說村里有人看見了麋子跑下山了?!?/p>
“我也聽說了,說是靠北邊那塊兒,顧家村的人正組人手呢?!?/p>
“咱們村也打算組人了,問了我,我沒應,修祠堂的事不用我們操心,我想著這兩日功夫得去趟縣城,剛好得了賞銀,趁機把驢子買了,不至于太扎眼,趕在臘月前我再進山?!?/p>
巧娘一臉期待,“這是好事!等買了驢子,回頭做一架板車,等你再去城里出貨也不用總借別人家的板車了?!?/p>
第二天趙家吃的是雜面饅頭,鍋里水開后,巧娘手快地撿了三個,用一塊白布包了,這才放進了趙來賀的褡褳里。
“這個天氣,不等到了縣城怕就硬透了,看見那賣羊肉湯的你就買上一碗,好歹吃口熱乎的?!?/p>
“我心里有數,這么大的人了,還怕餓著不成?!?/p>
巧娘知道他八成還是不會花那個錢,嘟囔了一句,又道,“我今日回趟柳河村,跟爹說一聲,讓先做個板車出來,你別買牲口那地界兒的車,聽說要價比外頭貴了有三文錢呢!”
“也成,那我一會兒去富哥家說一句,顧家私塾就要開始讀書了,別到時候又不去了。”
巧娘是知道趙家大伯是怎樣寵溺孩子的,趙有志又養的嬌貴,是可能怕冷推說不去學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