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向童同借來一頁紙,在上面寫上‘忽’和‘召’的祭體。
“這個部首的筆劃轉折是弧線,而不是直線。而且‘召’字的寫法更加規整,轉折更銳利。”
他停頓片刻:“另外,銘文上下文的意思也能證明這一點。這里描述的是晉侯在征伐夙夷時突然改變策略的過程,用‘忽’更加貼切,若這里真的是召,就前后不通了。”
圍觀的人沉默,一時間竟無法反駁。
他所指出的細節和上下文的邏輯,聽起來居然有幾分道理。
剛才氣急敗壞的研究員語塞了一瞬,仍然不服氣:“可是,梁館長的研究……”
“可是我的研究怎么了?”
一道溫和的聲音打破了緊張的氣氛。
葉云樵循聲回頭,見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站在門口。身形雖然略顯瘦弱,但一襲深藍色中式外套端莊大方,氣質沉穩如山。
她拄著一拐杖,步履輕緩,明亮的眼眸里帶著幾分好奇和笑意。
“剛剛好像聽見有人提到我?”她輕聲開口,語氣如冬日暖陽,掃去剛才爭執中的劍拔弩張。
眾人連忙問好:“館長好。”
她擺擺手,示意眾人不用拘束:“客氣什么。”
她的目光越過眾人,落在葉云樵身上,眼神變得更加柔和,像是遇見了久違的故人:
“聽說這里有人識得這段祭文,我一時好奇,特地過來看看,沒想到是你。”
葉云樵一愣,被她那句“是你”驚在原地。
是你?
難不成原主認識梁館長?
而梁錦苓接下來的話,讓他的猜測得到證實:“當初你將文物捐贈給博物館之后,我就再沒見過你。沒想到,今天在這里居然看到你。”
此話一出,周圍人一片嘩然。
剛才的研究員悄悄戳了戳紀嘉章:“不是吧,他還和梁館長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