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府的侍衛出來已經有幾日了。城中塌了許多屋子,那些百姓無處可去。如今各處衙門也都被淹了,難以收容那么多百姓。郡主便將城中各產業的鋪子還有城外的莊子但凡能收容百姓的都敞開了,派了府中侍衛幫著搜救轉移百姓。還設了藥棚和粥棚。”
任和郎了然點頭,進貢院前還是一切安好,再出來便是這樣的景象。他在貢院中也泡了水,如今一出來松了心神就發覺自己頭有點發漲。
長公主府內任老太爺和任老太太看著外頭的暴雨還有不斷上漲的水位也是憂心忡忡,任老太爺憂心的是百姓,任老太太憂心的則是自己孫女的婚事。
“嘉兒的婚期也就一月了,眼下這樣的情形,只怕這婚事辦不成了。”
任老太太現在唯一慶幸的就是攝政王府下的聘禮在清點過后就都運到了長公主府和嫁妝放在了一處。這水勢剛上漲時,聘禮和嫁妝就都被移到高處的樓閣內。
天災人禍,向來都是難以預料的,眼下這婚事倒不是什么頭等大事。任老太爺道:
“等到六月再辦也無妨。”
水積成洪,洪泛成災,這突如其來的的洪災不僅淹沒了上京城,幾日間,臨近的幾處州府都發來了急報。各州府第一時間就搶救了糧倉,但糧草太多,搬運不及,還是有不少被淹沒。
各州府都有房屋被沖垮,失去了屋舍的百姓流離失所,糧食在此時不足。朝廷雖第一時間下令從未受災的州府調撥糧食,但運送也需要時日,在糧草到之前,只能用清粥濟民。
身為戶部侍郎的任大爺為了賑災糧草和賑災銀一事忙到多日不曾歸家。攝政王府書房也徹夜亮了好幾日,官員們進進出出。
“各位大人,時辰不早了,廚房備了宵夜,先去側房用一些吧。”小廝青云進門道。
聚在攝政府王內的大多都是年紀尚輕,剛入仕沒幾年的年輕官員,都是陳朝近幾年培養的親信,青云進門后。他們第一反應就是齊齊看向上座面容疲憊的人。
陳朝捏了捏眉心。
“去吧,今夜回去好好休息,明日再議。”
一眾官員退下,青云才從懷中掏出一封信。將信放在手心,雙手捧著走近。
“王爺,長公主府來人遞了信。”
陳朝的視線落在青云手上,信用信封封著,上面寫著攝政王親啟,字跡中規中矩,并不出挑。最近幾日白日在宮中和眾臣周旋,回府還要商議抗災一事,他也好幾日未曾好好休憩過了。聽到長公主府,他難得一怔。
婚期在即,眼下一片混亂。長公主府來信,只怕是為婚事。陳國夫人多次派人來請,他都不得空去見,只怕也是為了商議婚事。
“給我吧。”
青云將信呈上。
信到手抽出再展開,一目三行,不過一頁紙。陳朝很快就將信的內容看完,看完后他沉默了片刻,隨后把信遞給青云。
“去辦。”
青云帶著疑惑接過信,看了之后他面露驚訝。
信上寫,順平郡主在云留山上的歸云寺中備了大量的糧草和藥材。本是給歸云寺救濟周邊貧窮百姓還有善堂的。備了整整一年的量,如今洪災嚴重,山上的糧草和藥材可以運走先解賑災之急。
信中將糧草和藥材的數目列的清清楚楚,青云心中粗略算了下,應該足夠撐到別的州府將糧草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