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進行新的課題決定之前,吳桐還是打算把自己手頭上幾個重點先搞定。貪多嚼不爛,這世上有太多她想要研究的東西,但是,她就只有一個人,一個大腦,沒有三頭六臂,還是一步一步來搞定。
路基材料已經是她臨時發起的延伸,算是對再生項目,延伸出來助農項目的一個另類補充。當然,這個是吳桐這么認為的。
從上到下,沒人能把吳桐這份研究成果,能夠輕視當做其他項目的附屬。對于道路工程板塊的施工者和工程師來說,這是堪稱法術的變革。
吳桐再次在特殊硅化物上面做出新成果,也讓研究團隊一眾成員,深深覺得,不是硅化物被吾神研究完了,而是他們少了發現的眼睛,硅化物依然大有可為。
同理,氮化物,是
不是也有新的他們不曾發現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呢?
甚至氧化物呢?他們應該更敢想一些才是!吳總給他們做了很好的表率,做研究的,不能離開科學依據,也不能被限制思維捆住手腳,舉步不前,他們要在目前發現的機理之上,更具有想象力才是。
中華多奇才,吳桐向來不認為,就她一個人聰明。她如今的成果,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到更遠更高的地方。
這不,在項目組的匯總中,吳桐就看到了新的研發成果。
工程研發方面的團隊,在研發出凈水車之后,進行了開創性的多向開發,依據凈水車的原理進行調整改造,緊接著就有攻克了拖鹽車的構造,從將之打造成實物。
脫鹽車是針對目前國內大面積的鹽堿地,以及國內因為常年使用化肥,用法不當,過量使用導致的土地板結,引起的土地酸化
脫鹽車有效針對性將耕地層以蜂巢強氧的暫時強反應能力,將這些土壤里多余的元素吸附而出,再把處理過的土壤通過攪拌機和適度比例的有機肥料進行均勻攪拌,重新覆蓋到田地里,重造大面積上佳耕種土地,對中化農業,又是一大絕佳的幫助,同時,也增加了大面積的國內耕地面積。
根據數據統計,中華有一億公頃左右的鹽堿地,一公頃等于十五畝土地,國內耕地面積也不過才將近20億畝,如果能將這些鹽堿地都進行脫鹽處理,國內耕地面積將會同步增加一倍,這個基數,太為可觀和重要,對于振興國內農業,將會有革命性的助力。
若是說以前,西北大量鹽堿地就是處理了,也沒那么多水源,能夠用來耕種。當地飲用水都有些艱難,更何談增加耕地面積?
但是,現在不同了,技術革新帶來新的發展生命力。海水淡化項目上馬,中華用水資源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淡水北調工程施工,大西北將會有源源不斷的水源供給,無論是當地人民引用,還是灌溉,都沒問題。
再推
水源的問題得到解決,那邊又基本都是地廣人稀的大面積土地,能上得去大機械操作,很適合推廣種植,給那里一定時間繼續發展,將會有極大的可能,成為另一個供應全國的糧倉,這是極具有戰略價值的重大工程。
能上大機械種植的地方,國家從不擔心沒有人去承包種植,實在不行,農業部門直接成立大型農場,招收工人,進行國有化種植,統籌規劃,將糧食命脈把握在國家手中,更能保證基層人民的利益,不會因為某些糧商炒作,進而影響普通人民的生活。
同時,農業部門有了資金來源,也能更好的助力三農,進行更好的發展運作,扶貧支持,這樣的良性循環,正是他們求之不得的。
現在,國家科技發展,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可能,還是很好方向的可能,這個項目風聲放出去,別說是上面的農業部門,就是下面的農業廳,農業局,估計也都是蠢蠢欲動。那個部門,不想著,自己部門的可支取經費,荷包更鼓一些?
一個個好消息,總是讓人心情舒暢的,特別對于吳桐這個初始帶動研發者來說,心中更多動力源泉。她的成果,能夠給國內帶來積極的影響和變化,這是對她的努力研究,交付的最好回應。
好心情就似乎是幸運的開端,吳桐點滴靈感閃現,在研究已久的ns方程上面,有了些向前再次挪動一小步的靈感。她當下執筆,迅速開始根據靈感的引導,推演起來。
這點兒靈感,雖然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千禧難題,但是最起碼,能讓她在向上研究的道路上再上一個臺階。這就已經很好,飯要一口一口吃,研究也要一步一步來,一步一臺階,腳下踏得是實實在在,登頂徹底解決問題,不過是交給時間的積累。
這樣的難題,花個兩三年甚至更多時間去專研,都是常理之事,有些數學家,終生都在為一個問題而孜孜不倦的追求,比如說,她熟悉的安德魯懷爾斯先生,從十歲就與費馬大定理結下不解之緣,但是等他真正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已經是四十五歲。
從十歲向著解決證明費馬大定理這個宏大目標前進,懷爾斯先生,整整奮斗了三十五年。人生能有多少個三十五年?這樣持之以恒的堅持和恒心,是她所要學習的。
她的路,走得是比較順的,目前還沒碰到,讓她真正棘手沒有任何思路的時候。但是,這不代表,她之后不會碰到這樣的時刻,所以,未雨綢繆,遇到這樣的時候,放平心態,堅持學習,突破關隘,才是她最應該具備的處事方法。
因為悟道石碑在身,有這樣的輔助,吳桐的努力,就會有結果,這樣的順遂境遇,為防止自己因為這樣的特殊驕縱飄然,變成自己討厭的人!
吳桐時刻提醒自己要有虛懷若谷的心。未來記憶也給了她成熟的理智,和警鐘提醒,讓她始終能夠保持目前謙遜的品格。
趁著靈感推演一段,吳桐剛停筆活動手腕的時候,辦公室的門被敲響。
“請進!”等辦公室的門從外推開,吳桐才看到來訪者是阮成旭,她笑著起身,“旭哥,回來了?事情都搞定了?”
阮成旭前段時間畢業答辯順利結業,學業完成,拿到畢業證書。緊跟著隨她進行了實驗,實驗完成才安排時間回家了一趟,辦理些瑣碎雜事,順便回家看看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