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有首次知道吳桐在材料上的科研成果,不過到底是做到這個位置上的人,喜怒不形于色還是能做到的,他們為國家有這樣的頂尖人才高興。
“之前我們有陸驍,現在又有吳桐,我們國家后雙劍在手,后繼有人!”這是所有人的無限感慨。
“老成,我沒記錯的話,陸驍和吳桐兩人擅長領域沒有太重疊的版塊吧,他倆聯手,基本都是大動作,褚部,要不讓他們組個團,高尖端的攻克,還真是要他們這樣的好人才好腦子!”
萬院士一拍腦袋,目光灼灼興奮地道,越是品味,越是覺得,這個建議真得不錯,這兩人基本都是自主立項研發的狀態,若是強強聯手,國家一些舉步不前,目前難以攻克的硬骨頭,是不是就有了希望,他們國家是不是能加快超車立足國際前列的步伐?
“說不定,可控核聚變也能搞出來點兒新進步呢?”可控核聚變永遠還差五十年的魔咒,不止籠罩海對面,中華目前也一樣的舉步不前。
若是他們集中國內最頂級的科研人員去攻克,是不是會有驚喜,不用再痛心的往聯合那邊每年送巨額經費,只為跟上世界向前進發的戰車?
“萬老,這個建議,我們會征求兩位意見!”褚恒元這次再次見到兩人聯手做出來的規劃,也閃過這樣的念頭。
只是,能不能這樣組合,還要看這兩位都可以稱一聲大科學家的年輕人的意愿。
畢竟,一個團隊從來只有一個領頭人,他們都是自己掌控項目慣的人,分區域協助目前是很出成績,但是真要是擱在一塊,會不會有其他爭端?
畢竟,天才都是驕傲的,誰也不會服誰!兩個都是他們科研界的無限希望,可不能把他們的才能,用在內耗上,這個損失,使國家不能承受的心痛!
還好,這兩位都不是目中無人
的性子,性情在頂尖人才行列,算是比較平易近人的。還是有一定組合希望的,他們尊重兩人最終的決定。
中源
議題明確,會議結束后,與會人員領命盡皆開始著手施展安排。
中華中源集團悄無聲息掛牌成立,伍拾億啟動經費撥款入賬。緊接著從上到下的,聯動成線的各種動作開始執行,幾大項目同步開戰籌備。
經費雖然嘩嘩的在燃燒,選址,工廠車間設計建立,機器研發設計制備,垃圾的處理方式改革一切都在仿佛不經意間改動著,又沒有引起外界過分的注意。
只有,經手的人才知道,中華是在醞釀著什么樣的變革。
而這一切的發起人,吳桐也沒閑著。她是在老師回來后,知道上面的決定。對于上面的回報,吳桐感動于心。
她起初,只是想要一些自由科研經費。
但是,國家給她的,卻是比她預期的還要多。科研經費單獨撥付,每年定額給與她自由研發。此外,若是有重大項目,還可另行申報研發經費。
可以說是,她想到的,沒想到的,上面都為她考慮到位,這樣的照顧,她如何不感激!
國家從不虧待為國家付出的人,她的付出,上面都看在眼里。
吳桐本就用心于科研,現在,更是把這事當做重任去跟進,不負總指導這份職責。
n18和超濾凈化膜、蜂巢強氧結晶的制備,擴大化的詳細制備工藝,吳桐進一步做了精進完善。很多儀器,不是放大了就完事,各種細節都是決定成敗的要點兒。
既然做,那就做到最好,吳桐全力把擴大化制備工藝推敲的盡善盡美,可以立即用來投產那種。只這一項工作,就又耗費了吳桐整整一周的時間。
完善的制備工藝,由安全部門護送,移交正式成立的中源集團核心團隊。但是,吳桐并不算完全能閑著,因為不僅僅要完善細節,還要回應指點著,中源集團核心團隊攻克大型制備儀器遇到的難關。
吳桐是第一研發人,這其中涉及的問題,也只有吳桐最清晰明了,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給出解決方案和詳細指點,助力大型生產線制作團隊盡快落地制備設備。
成老雖然沒有交接完材料學院研究所的事務,但本身,他從去年下半年的研發任務,重心就逐步轉移到輔助吳桐完成一項又一項重大項目研發,以及反復試驗,摸索其中原理,看看在此基礎上,能否研發出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