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兒難得在數院逮著吳桐,潘文華就把人請到自己辦公室說說話,不定期的隨時關懷,這是他們這些做師長的一片心意。
“好喝!”吳桐贊了句,這是她最直白的感嘆。她對茶沒什么研究,那什么色香葉型太難為她,所以感受就是直觀的好不好喝。
“好喝一會兒給你帶兩盒回去,最近在研究n-s方程,是下個攻克目標嗎?”是不是吳桐的重心又要回歸數學了?這是他們數院上下十分期待的。
他們最近剛剛研究透徹,吳桐的最新成果,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很明顯的指向。對于吳桐的這個選擇,不是沒有人覺得吳桐冒進,剛解決了幾個數論問題,就開始覬覦千禧難題。還不是她擅長的數論,而是跨領域的n-s方程。
千禧七大難題,若是真的那么好解決,也不會至今為止,只有被佩雷爾曼攻克掉了龐巴萊猜想!只是,選擇這個課題的人,是吳桐,是有敢說,吳桐一定沒有這個可能創造奇跡。
最起碼,潘文華和周文平,就是那個抱著支持鼓勵態度的師長。
他們不奢望吳桐一次性就把n-s方程干掉,“這樣慢慢研究,選定方向有結果就很不錯?!?/p>
很多國際頂尖大牛,針對于千禧七大難題,不也是做著階段性成果嗎!
“在做一些砌磚壘墻的工作,具體能不能為大樓封頂,還要看機緣!”吳桐雖然確信,自己有達成目標的一天,但是,具體時間她也無法確定。靈感來臨順暢,就是那么一瞬間。
不過,她要在靈感來臨之前,做好完善的基礎工作,為靈感來臨提供完善的條件,不然,空蕩蕩的大腦,又怎么會迎來思維火花的碰撞?
所謂的靈感,在吳桐看來,更多是繼續到一定程度,思維碰撞出的真知。
杰青
“我們大家做的可不都是砌磚壘墻,為數學大廈添磚加瓦的工作嘛!”聽著吳桐謙虛的形容,周文平忍俊不禁的笑道。
在數學道路上,只不過有的人重復摸索先人的動作,有的人以自己之能,為數學大廈添磚加瓦。
吳桐顯然,就是添磚加瓦的序列,奠定數學大廈強勁根基。
“已經很好了,慢慢來,數學就是個慢慢進步的,網上的一些不必要言論不用在意!”潘文華仔細的囑咐著。
最近網上因為那起子渣滓鬧得沸沸揚揚。他們主要是擔心,現在年輕人多追逐網絡,吳桐會被網上的不法之言傷害道。
畢竟,網絡總有那么一些人,覺得隔著網絡就能肆無忌憚,鍵盤攻擊惡毒傷人。吳桐的成就再耀眼,本質她還只是個未真正成年的孩子,為人師長,除了學習和研究要看顧好,孩子的心理健康也要隨時關注。
心理問題,本就是科研界重大預防問題。
“網上?我最近沒怎么上網!沒有過多關注,有什么特殊事情嗎?”吳桐最近忙的就差腳打后腦勺,電子用品,已經徹底退化到只用來聯絡、搞論文搜索文獻的功能。甚至,保密地方,還是直接斷網的。
還真沒時間關注到網上有什么熱訊。
“沒有,沒有,不值得你浪費時間關注的!”周文平連連道,他和潘文華對視一眼,同時放心下來,吳桐沒看到更好,現在時過境遷,更不用知道。
“來,吳桐,把這個填一下!”潘文華直接轉移話題,把今天另一個重要主旨拿出來,文件夾遞過去給吳桐。
“國家杰出青年計劃?”她已經可以參與評選這個了嗎?
“這本就是國家為了培養科研力量準備的,有能者上,不問年齡!”周文平遞過去簽字筆,讓吳桐放心開始填寫資料。
“你的成果配得上這個學術頭銜,屬于你的不用客氣,該拿就拿著!”杰青的七大條件,吳桐除了職稱,其他都能滿足,有兩項符合達標的都敢申請,他們數院驕陽又怎么不能評選?不讓吳桐上,今年大家都別玩了,誰也比不上吳桐今年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