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如今看著皇帝并諸位官員陪桓王圍獵,他也不得不承認,如今的桓王的確身份顯赫。
已經是一位真正的王爺了。
他們先和秦內監互相打了招呼,隨即便在人群里觀看桓王射獵。等圍獵暫時告一段落,謝相才與禮部尚書等老臣對著皇帝和桓王行禮問安。
皇帝和桓王回去更衣,他也顧不得避嫌了,逮著機會忙將謝良璧叫到跟前。
不過幾日未見,他的小兒子已經形容憔悴。
他雖然生氣,卻也心疼,低聲問說:“皇帝有沒有……”
謝良璧忙道:“父親多慮了,陛下并未為難兒子。”
是他這幾日每日守著桓王殿下,卻不能近前去,情思炙熱,以至于衣帶漸寬。
與他同住的韋斯墨又整天跟他講桓王殿下為人如何親善。
他不光人美,心更美,真如小神仙。
今日春獵結束,他恐怕就再也難見他一面,王爺許他將來,可這將來是何日,恐怕沒人知道。
他不想要將來,只想要今日。
但他也知道,他要求父親為他籌謀,只怕不能如愿,他父親出了名的謹慎小心。只怕桓王越受寵,父親越避之不及。
苻煌更了衣就在帳中接見了謝相等人,并叫苻曄旁聽。
苻曄來不及換衣服,只整理了衣冠,怕身上有汗味,腰帶上掛了幾個香囊,這才進了隔壁的大帳。
苻煌道:“他們在講春闈結果,你也聽聽。”
苻曄已經習慣,垂手立在一旁。
苻煌有時候會逾制寵愛他,但面對謝相等人的時候,倒是少見的會叫他守規矩。
因此他在諸位老臣跟前,端的是個溫良知禮的好王爺,哪怕此刻發髻微亂,臉色潮紅,但立在威嚴的皇帝身邊,也如一株香氣襲人的長莖紅蘭,美不勝收。
春闈放榜,名次甫一揭曉,依循舊例,在殿試之前,需將春闈的考試結果以及考生中才學出眾者的情況,詳細稟明皇帝,叫皇帝有個大概的了解。
謝相等人說起今年的春闈神色振奮。
這次春闈出了許多人才,和明宗十四年的“百花爭春榜”也差不了多少。
“百花爭春榜”是今人講起明宗盛世都要反復提及的一次春闈。大周尚風雅,貴族衣領多繪彩紋,像苻氏就以日月星紋為皇室標志,而官員則以各式各樣的花紋為美。而那一年的進士兩百余人中,后來官至三品以上的就有三十多人,那次春闈結果也被后人稱為“百花爭春榜”,謂之百花爭春之繁茂,開啟一代盛世。當年的進士中有幾個如今都是大儒名才,譬如宰相謝祈安,就是當年探花郎。
年前大雍被紅蓮會滅國,其新國君黃天意英勇好戰,有一統天下的野心,戰火燒至邊境,大周眾人都惴惴不安,看當今圣上無謂生死的模樣,都覺得大周要亡。
如今朝堂氣象一新,就連春闈都人才濟濟,真是天顧我大周,竟似要迎來復興之相!
比春闈結果更值得高興的是,皇帝陛下如今也越來越體恤老臣,等謝相等人匯報完春闈結果準備回京的時候,陛下竟然心情頗為愉悅地說:“諸位愛卿往來辛苦,留下用了午膳再走不遲。”
……桓王今日收獲頗豐,他要諸臣一同分享,特賜他們同食。
感動的謝相等老臣跪地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