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干菜鍋盔?小茴香餃子?清炒筍絲,涼拌藕帶,糯米包油條?魚糕?”張居正念著菜名,口水都要掉下來了。
難得做家鄉菜做這么多。
徐階坐在主位上,享受著張居正和葉珣的侍奉,聞言眼睛一亮:“那老夫要有口福了。”
江陵和松江雖然都帶了江字,但直線距離和京都差不多,這家長美食自然也天差地別。
但偶然間能吃到江陵地道美食,還是很令人愉悅的。
徐階不日將要回鄉,往后再見,怕是難了。
張居正便格外感懷,聞言笑著道:“老師,喜歡就多吃些。”
趙云惜拿著公筷夾菜,突然想起那回徐階來訪,她為著白圭前程,不肯叫他人詬病于他,縱然不愿,亦是沒有上桌,獨自在廚房用了。
那日捏著筷子的顫抖滋味,她沒忘。
但好在——
她的隱忍沒有白費。
如今一切都在向著好的發展。
種花家有這樣的氣運,但凡微末,必出忠臣良將。
而嘉靖萬歷時期,那真是名臣無數。
如今有了更好的發展方式,她倒是想看看,能騰飛到哪一步。
十年總夠了吧?
——夠了。
十年后,趙云惜望天,告訴十年前的自己,夠了。考成法和一條鞭法再次完善磨合,朝中氣氛為之一清。
而嘉靖和朝中不作妖,百姓便有了休養生息的功夫。
在最開始時,朝中在冊人數僅有一億,攤丁入畝和清丈土地后,朝中在冊人數變成了兩億,再次發展十年,又添了五千萬。
攤丁入畝政策,讓新增丁口不必繳稅,還能享受朝廷保護,清丈土地還會分發荒地自行開荒,前三年不收賦稅,如此一來,清丈期間人口暴增。
看得嘉靖目瞪口呆。
張居正私下里和趙云惜蛐蛐:“有些地區,原先上了戶口的人不足一半,上了還得繳稅和徭役,不上還能順利活著,有口飯吃就行,除非逼不得已,無人肯上。”
“如今好了,在冊人數要準的多。”
趙云惜想想兩億五千萬就覺得頭皮發麻,如果她沒有記錯,嘉靖朝時期,世界人口除大明外,只有三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