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冬,天冷霧大,兒媳婦不準我出來,說是早起太危險了,這世道不太平呢。”李春容笑瞇瞇地解釋。“現在開春了,冰化了,才準我出來。”
眾人這才恍然。
等晚間趙云惜放學回來,李春容笑嘻嘻道:“看看,五只雞賣完了!”
她把雞翅留下,打算晚上熱熱吃。
“娘,你真厲害,寶刀未老啊!”趙云惜夸贊,笑瞇瞇道:“家里還得靠你。”
李春容喜滋滋地點頭。
兩人說著話,趙云惜笑著道:“你可以跟秀蘭嫂子他們說,今年還要賣小公雞,會跟大家收,這樣大家一起賺錢,彼此心里才好受。”
“我們自己多養點,反正老宅空著,干啥買別人的,貴啊。”李春容舍不得,這里面都是利潤。
趙云惜連忙解釋:“和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一個道理,沾了你家的光,還要來說你不好,那別人自會罵他們。”
李春容恍然,赧然一笑:“是我想岔了,總覺得要多賺點錢。”
趙云惜笑了笑,沒說話。
跟以前上班一樣,她隔壁的同事,每天都裝著小餅干,等上班到一半,就投喂她,東西不貴重,但就是會念著她的好。
她也學來了,有時候花很小的代價就能辦事,就是平時維護的好。
累也是很累,但有用。
他們賣炸雞,要是自己養雞自然可以,但是養出能滿足每日半只雞的需求,那得多大規模,規模一大就難養,就累人,現代各種科技維護,古代可沒有,還不如賣個人情。
“就像我爹做屠戶,他也養豬,但不會多養,收別人的聽著是比自家養要貴些,但最起碼都是健康豬。”養殖戶家里的牲口,那真是一死一大片,血本無歸。
李春容懂了,笑瞇瞇出去,沒一會兒就回來。
“跟你秀蘭嬸子交代了,說咱家今年還賣炸雞,讓她多養些雞,讓她幫忙跟村里的鄉親說說。”她叉腰,辦事效率絕對高。
她家要小公雞,大家心里就有數了。馬上到養雞苗的時間,選擇傾向也很重要。
趙云惜笑了笑,溫和道:“說不定等明年夏天我就又要陪你擺攤了。”
她猜測夫子會重新梳理一遍四書五經,就把她掃地出門了。
但是像白圭他們考科舉,那讀書時間就要十年起,不光要來回背熟,背釋義,還要積眾家之長,主流當然是程朱理學,但還有很多經典釋義,都要去記。
而趙云惜不需要科舉,那就是囫圇吞棗一遍,知道有這么回事就行了。
她的課程明顯緊了很多,學起來有些許吃力的感覺。但人會自我調節,她很快就適應這樣的節奏,并且樂在其中。
琴棋書畫也已入門,她目前秀才娘子的身份足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