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縣試的經驗,這回得案首,就顯得格外不痛不癢,張白圭甚至懶得慶祝,只淡淡道:“不如看兩卷書來得實在。”
聽知府大人的意思,等到府試結果出來,是要他去荊州府讀書的,如此一來,他踏入新環境,自然要加倍努力。
走出江陵,只不過是開始。
趙云惜想想他是張居正,沒往前一步,就離歷史上的結局近一步,心情有些復雜,也沒有什么慶祝的心情。
見趙家送來豬肉,她搖頭失笑,讓白圭挨家挨戶親自去送。
但張家很高興,眼瞧著要出第三個秀才了,怎么能不慶祝。但沒有人來請,毫無動靜的樣子讓人摸不著頭腦。
見送來一刀肉,說是謝族親的恩情,張鉞頓時懂了,這是要低調行事,不要太過聲張。
好在明日就是若蘅的洗三禮,倒是可以同賀,到底都是張家的喜事。
隔日。
趙云惜帶著白圭一起來赴宴,張家人情大,擺了二十余桌,屋內屋外,都擺滿了。
她索性幫著招呼人,都是一家子親戚,眼瞧著張鉞夫妻倆忙活不開,她也坐不住。
白圭幫著招呼時,眾人皆知他高中案首,個個上前來恭賀。
他不疾不徐地應對著,臉上掛著得體的淺笑,并不因為些許成績而驕傲。
如今這年月,軍戶里頭,出一個神童不容易。
大家瞧著就艷羨,都說張鎮這一脈人口單薄,但架不住個個成才。
張文明是秀才公,張白圭這幾乎板上釘釘。
張白圭不欲搶了新生兒的風頭,索性跟在張茂后面,有人搭話就禮貌微笑,將低調貫徹到底。
趙云惜看了一眼,很是滿意。
新生兒的洗三禮格外熱鬧,張家沒有因為是姑娘就敷衍簡辦,依舊辦得紅紅火火。
但——
又來了三波報錄人,一路喊著找過來,也是為討個紅封,縱然離荊州府極遠,但是能和案首搭上關系,便極劃算。
張鉞臉都笑爛了,樂呵呵道:“正是內侄孫考中案首,他這孩子打小就刻苦,三歲就捧著書讀,旁人在玩,他在背書,從不曾和稚童嬉鬧,也是個孝順孩子,對他爺奶爹娘沒得說,就是我這個做大爺的,他也時常愛著敬著。”
“雙喜臨門!雙喜臨門!又添丁又添祿!好事!”
“是哩是哩,老頭子高興啊。”
張鉞為著來報錄的人硬是撒出去大把銀子,越撒越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