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點的衰敗,她眼睜睜瞧著,卻無能為力,也愈加明白張居正對大明朝的重要性。
他站在滿朝文武和讀書人的對立面,給百姓謀一條生路。
“白圭,吃桃。”她滿臉憐惜。
張白圭提著一兜桃,往巡撫府去,他們吃著都覺得好吃,便挑了幾個又大又飽滿的桃子,拿去給顧家。
他得到諸多照顧,也知道自家根基淺,這樣的小東小西也是一番心意。
他閑閑地在心里默背《春秋》,想著秋闈的事。
門子已經認識他了,示意他進院去,便又去守門了。
張白圭走到書房外停住腳步,顧府小廝連忙上前幫他拎著桃子,另外一個小廝去通傳。
片刻后,門吱呀一聲開了。
穿著織金撒花馬面裙的少女眉眼清艷,裊裊婷婷地沖他俯身一禮,笑如春花絢爛,柔柔喚了一聲:“張公子。”
張白圭垂眸作揖,語氣平穩:“顧小姐安好。”
緊接著,就見顧璘無奈的聲音響起,笑著道:“小友快進來。”
得知他來送一兜桃子,顧璘滿臉笑容地收下,半晌才嘆氣,他這孫女琢光自幼養在他膝下,讀書比男兒還強,生就一副玲瓏心肝,事事稱心如意,唯獨在婚姻一事上,跌了跟頭。
要生得好看,要才情高,要相處起來舒服。
這樣好的人才,實在難……尋。
顧璘胡子揪斷好幾根,突然看向面前的少年,他哪哪都好,就是年歲小了些。
顧璘心里轉了百八十個彎,越想越嘆氣。
兒女都是債啊。
顧璘飲了一口茶水,微涼的滋味讓他的心也跟著涼涼的。
“白圭啊。”他滿臉猶豫地喚。
張白圭抬眸,恭謹作揖:“顧大人有事請直講。”
他倆不需要這樣彎彎繞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