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一樣。
他頓時高興起來,樂呵呵道:“大人頗為欣賞這首詩,想著要召見你,你擇日,往武昌走一趟。”
張白圭眸子微動,輕輕點頭:“小生遵命。”
趙云惜全程看完,心里有些驕傲,張居正果然拿了最牛的美強慘劇本,野史說他大明魅魔,相貌頂尖,正史評價就更高了。
她能親眼見證,實在是她的榮幸。
采詩官打量著面前的少年,頗為滿意點頭。
趙云惜正在燉雞。
柴火鍋燉著,有止不住的香味。
春日寒冷的空氣中,便竄出一股帶著暖氣的肉香味。
采詩官聞見了,將自己要說的話都給忘了。
“我就先走了,你們既然打算下個月去武昌,那不如及早動身,莫讓巡撫等太久,屆時,你拿著這令牌,自有人傳召。”
采詩官將腰牌遞給他,示意他保管好,笑著道:“我就住在巡撫的府邸附近,門口有一棵歪脖子的桃樹,若有什么事,先去尋我也是可以的。”
采詩官交代清楚,就要離去,被張白圭攔住了,他笑著道:“居正年幼,得采詩官提攜,心中感恩,不若留下來用些粗茶淡飯,嘗嘗農家滋味。”
采詩官想要拒絕,卻咽了咽口水,笑著道:“我與你投緣,再多聊聊。”
趙云惜在灶房忙活,原本想著今日做飯給白圭改善伙食,他近些日子課業比較重,她想著,給他補補。
聽見采詩官說留下,便又多做了些,了解到他是北方人,便蒸了一屜饅頭,等會兒配著菜吃。
王娘子連忙多做了兩道菜,免得端到客人跟前太少了。
趙云惜用筷子戳雞腿,見輕松破肉,便知熟了。
要是有土豆就好了,浸滿了雞油的土豆被燉煮得酥爛,肯定是仙品。
趙云惜還溫了酒給他們喝。
稍顯寒冷的初春,熱乎乎的燉雞和雪白暄軟的饅頭,采詩官條件反射地掰了一塊饅頭去沾炒肉的湯汁,他吃著被香濃雞湯泡透的饅頭,滿臉心滿意足。
“真香啊。”他呵呵一笑。“我就喜歡這樣吃饅頭,你們也試試。”
張白圭好奇地跟著試,果然很香,就跟把肉汁澆在米飯上,一樣的感覺。
幾人酒足飯飽,采詩官和楊知縣相攜離去。
院中便只剩下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