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長和張文明在書房,正忙著讀書。她透過窗格看了一眼,很是無語他們臨時抱佛腳的作風。
薅蒜苗也要技巧,要間苗,把粗壯的拔了,留細弱的接著長。
回去后,擇菜、清洗,很快就炒了一盤子菜。
自家灌的臘腸,有淡淡的酒香和陳皮的香味,微甜口特別好吃,她很喜歡。
她快手快腳,做了四個菜,端到餐廳后,這才喊:“相公!山長!吃飯了!”
又去地窖里抱了一壇酒上來,剛釀的,沒什么度數(shù),并不醉人。
張文明、張白圭、山長坐在一處吃飯,剛夾了菜,就聽山長夸贊:“這臘腸炒得很好吃。”
“是,許多人說娘子做飯好吃,她還擺攤賣過吃食,很有天分。”張文明毫不吝嗇對她的贊美。
山長笑了笑,他的嘴巴刁,夸贊并不是客套,而是真的這么覺得。
“你小子有福氣,妻子賢惠,幼子聰慧,此生足矣。”山長夸贊。
吃著蒜苗臘肉,甚至有一種吃完這筷頭想夾下一筷頭的感覺。
他接過張文明遞過來的小酒,吱了一口,瞬間心滿意足:“你這日子,怪不得去年下大雪也要回來,實在是舒坦。”
張文明點頭:“是呀,學生也覺得運道極好。”
兩人閑閑地聊著天,桌上四個菜,硬是吃完了。
兩人吃完飯就往書房去了,小白圭把碗筷收起來,一個一個運到廚房。
趙云惜見他端著兩個碟子,連忙過來接,笑著道:“放著,我來收就是。”
哪能讓孩子做這事。
第二日,經(jīng)過集訓的張文明信心滿滿。
“我今日定要做那孫山!”能留下就是他的本事。
趙云惜笑了笑,夫子招收他們這一批外門弟子,確實有從中培養(yǎng)的意思。
她想了想,那白圭就是內門天驕了。
她是內門關系戶。
這次,就不用多關注了,趙云惜去了正院陪甘夫人,而白圭、張文明還要接受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