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知道他們廠里做的都是大生意,不輕易賣零售:“先問問價格。”
“一塊錢一包,一提是十包?!?/p>
這個價格不貴,卷紙也是一塊五一卷呢,比起來抽紙的價格好像還低了不少。
老板顛了顛重量,是好像比卷紙輕了點:“這里頭一包都是實實在在的?”
如果是實實在在的一盒子紙,也不少了。
謝韜指了指外頭:“有一百五十抽。”
一共是三層的厚度,跟衛(wèi)生紙是一樣的,只是包裝的規(guī)格變了,大差不差其實還是那種東西,可換成了抽紙,給人感覺心理上就不一樣了,這些做生意的小老板也是會算的,一百五十抽,就是能抽一百五十次,這樣算起來一抽也沒有多少錢,不像卷紙,每次別人費力往上一提,足足小半卷都沒了,每次看到這場景,他的心都碎成渣了。
所以還是抽紙好。
小老板嘆道:“這可比我們店里的卷紙好多了,實話不瞞你,每次我看客人扯,我的心臟都被人扯呼著疼,你們這個紙什么時候可以賣,我也買一點去?!?/p>
謝韜眼睛一亮,看樣子今天不用他去“求”人了。
光這一家店,老板就定了兩百包。
謝韜跟小老板聊了會兒,定好了送貨的時間,開始跑去下一家。
第二家如法炮制,沒想到也是意外的順利,剛才那一幕,又在第二家演練了一遍,這家老板跟謝韜只是混了個臉熟,但當銷售的就是一張嘴皮子,不熟的也能跟你聊到熟起來,半個小時過后,謝韜從這家店走出去的時候,老板又定走了一百盒。
這一幕幕,都是在廠里提前演練好的。
樓小喬教他:“你別看那些餐館小,人家客人多的話,一天要用掉兩盒紙,這些餐館買東西,可不是十包二十包去買,你多跑幾家勤快點,零售市場也就慢慢打開了,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把抽紙推到新都、甚至南江、乃至于市里的每一個大大小小的餐館酒店里面去!”
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特地設計好吸引住這些人的。
謝韜今天跑了幾十家館子,只有一半不到的人定了紙,但最少也有一百盒。
這樣算下來,一天也貢獻了幾千塊的銷售額。
單位會給他們算提成的,他每賣掉一盒紙,就有五分錢的提成,一百盒紙就有五塊錢,一千盒紙就是五十塊,那么兩千盒,三千盒呢?
單位會不會因此發(fā)財他不清楚,但謝韜看到了自己的錢包開始鼓了起來。
他現(xiàn)在干勁十足。
廠子里十幾個銷售,數(shù)謝韜的業(yè)績最好,不過派往外地的銷售的提成也會因此高一些。
根據(jù)遠近的不同,最遠的提成一盒是有八分錢。
雖然業(yè)績不如謝韜的多,但大家的收入基本上也都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