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嘛,就應該頂天立地,靠女兒姊妹這些算個什么出息。
“那就是你蓋的房子?”樓父不能理解:“那么粗一根都是水泥柱子,不帶這樣糟踐東西的啊,你說說你,咱們是農村人,學人家城里人蓋什么房子,屋子能住就成,現在這個房子也沒蓋幾年吧。”
樓父語重心長的說。
說完這話,又看向張玉嬌,家里前段時間請了人他是知道的,那會兒樓小喬在外面跑,做生意經常不歸家,可如今也不做生意了,白天她待在家里,還請個人做事算怎么回事,有這個錢不如給家里買米買肉,住回去全家都能幫她看著孩子,這樣錢也省了,這也是他跟老太婆路上商量過的。
這回是樓母開口:“書記,我知道您也為難,我們也了解小喬的難處,之前她鬧離婚的時候我們沒幫她,她就記恨上我們了,總覺得我們是要她錢,她是我們的女兒,我要她錢干嘛?”
這一副慈母的模樣,如果樓小喬不是對他們太了解,還真的就信了。
“呵呵。”
“你這樣冷笑是什么意思。”樓父不爽了。
王山抬了抬手,壓下樓父的憤怒,讓樓母繼續說。
樓母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眼淚:“我們也是莊戶人家,是農民家庭出身啊,誰賺幾個錢都不容易,你看看她現在這個樣子,家里還請保姆,放在前面幾年,那可是要被批d的啊,我心里實在是焦心的很,她要是回娘家住,家里的人也多,隨便搭把手都能過去,您說是不是這樣?”
王山點了點頭。
樓母見女兒不說話,越說越來勁了:“我當家的不會說話,您也別太在意了,他人就是這樣,心卻是好的,誰不想自己的子女好呢,我們也是一樣的心,我們當初不幫她出頭,也是不想讓她跟王四順散了,俗話說”
樓小喬再也忍不住了:“不圖我的錢,想幫我帶孩子?”
說的這么好聽,真當她是傻的吧。
樓母點了點頭,眼神閃爍了一下。
“您搞笑吧,我生了兩個孩子,有一個是你過來幫我伺候了月子的嗎?”樓小喬反唇相譏,語言犀利:“我生亭亭的時候,家里老太太也生病了,還是我大姐樓大喬請了人回來照顧了我一個月,說的那么好聽,那會兒你來了兩天就說累的不行,麻溜就走了的事,現在就忘了?”
“做月子那么關鍵的時候你都能鐵了心不管我,現在倒好心幫我照顧起來孩子了?”
樓母:“那會兒是家里忙,你也知道的”
樓小喬心里涌出一陣憤怒,她能感覺到那是原主的情緒。
原主是個很典型的中式婦女,隱忍、孝順、善良。
但這些品質她都沒有。
前世的樓小喬是個學表演的人,這種表演型人格,尤其附帶著這么拙劣的演技,看了都讓她覺得是在侮辱人的智商,對母親的厭惡,以及對娘家人的不滿,齊齊充斥著她的內心。
要問孩子愛父母嗎,那是從一出生就愛的。
可父母愛孩子嗎,這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