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雙藏藍的眼眸深深地望了項曉芽一眼,這才慢慢地挪開了身子,不在遮擋其余人的存在。
項曉芽輕笑一聲,抬步自南夜瑾身邊走過,連頭都沒有回一下。
她知道,自己手里有牽狗繩,所以她的狗是會自己跟上主人步伐地。
和上午的月珍珠試驗田不一樣,雜交水稻的參觀過程沒有別人在那邊阻攔,項曉芽和牛教授的整個交流過程都非常的順暢。
牛教授是孟藏蘭留下的人才。
是農學院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得到了教授職稱的農學大佬。
他出生自農家,家中兄弟姐妹很多,可是幼時一場饑荒逼得他們家餓死了好些個親人。
牛教授也差點餓死在那場饑荒之中,以至于他對填飽肚子有了一種執拗。
曾經,牛教授一直覺得吃不飽肚子是老天爺心情不好,不是都說他們農民是看老天爺臉色吃飯的嗎?那是不是老天爺心情好了,他們就能吃飽飯了?
而黎國是有仙人眷顧的國度,國師府里,一定有討好老天爺的辦法。
抱著這樣的想法,牛教授靠著自己的執著考進了國師府,成為了當時廉貞君的眾多弟子之一。
可惜,除了農事之外,他一竅不通且死不開竅,很快就被淘汰了出去。
在國師府期間,牛教授學到了很多國師們留下的農事相關的知識,也是在這些知識之中,他知道了‘雜交水稻’的概念。
國師們親口說說,唯有‘雜交水稻’,可以真正的改變百姓餓肚子的現狀。
仙人們都這樣說了,那肯定沒錯。
于是,牛教授的執著,從找到讓老天爺開心的辦法,轉為了研制‘雜交水稻’。
這一研究,就是十幾年一無所獲,甚至還被人嘲笑是個異想天開的瘋子。
直到,孟藏蘭繼承國師之位,替黎國管納人才,然后在把他從地里挖了出來。
牛教授這輩子都忘不了那個夏天,他跪在田埂邊上,呆呆地看著不知道是第幾次失敗的稻子,整個人不知所措的曬著太陽。
然后,有人撐著傘擋在了他的頭頂。
“水稻雄系的不育系,牛先生找到了嗎?”她沒有自我介紹,第一句話就是別人完全聽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