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實修?!?/p>
高賢微微搖頭:“我修煉劍法講究有序有法,心神玄妙難測,不能作為練劍根基?!?/p>
他修煉劍法并不講求頓悟,也沒有心性之類的玄玄虛虛要求。當然,悟性是要有的,也需要靈光一閃,但這些都不是根本。
從清風劍法開始,他練劍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也是得益于風月寶鑒加持,他在前面練劍很順利,從清風劍法到風云劍經,再到無極天相劍。
直到最后一步才遇到難關,通過萬劍歸宗令學習了諸多劍法傳承,靠著劍法積累硬生生把無極天相劍經修煉圓滿。
太初修煉劍法的路子明顯走的是心性流,這和他完全是兩個路子。
“劍法可以循序漸進,劍道至高至妙,玄不可言?!?/p>
太初修煉之初也是要實修,只是到了劍君境界,除了日常修煉之外,最重要還在于心神對于劍道感悟。
“說不清楚,就還是沒能完全掌握理解?!?/p>
高賢不太喜歡玄妙心性流,還是實修來的穩妥。這種心性流一個領悟不到就一輩子沒辦法進步,那也太扯了……
太初對此自然不服氣,和高賢辯了好半天。她根基扎實,很小時候就有化神強者教授劍法,要說見識高妙其實還在高賢之上。
一些劍理劍道,也的確是讓高賢學到了很多東西。不過,太初最大問題就是打不過高賢。
劍理劍道再高明也是紙上空談,落在實處就差多了。高賢把萬劍歸宗令中各種劍法傳承融會貫通,劍法層面也稱得上廣博。
和太初交流起來,也能憑著廣博見識撐住場面。
太初雖然不贊同高賢,卻愿意和高賢深入交流。劍法之道,終究要看誰的劍更強。高賢比她厲害,這就值得學習。
日升日落,云聚云散。
紫金桂花樹下,高賢和太初坐而論劍,兩人雖然路子不同,卻有互補之妙。
如此論劍數日,太初對高賢也多了兩分由衷敬佩。
敗在高賢劍下那是她修為不夠,論劍的過程卻能看出高賢智慧高絕,見識廣博,有著自己對于劍道的獨到高妙理解。
有著這樣根基,高賢他日真是前途無量……
太初活了五百年,心中唯劍。她既沒有朋友也沒有親人,對老師也只有敬愛,對她第一次覺得有人和她投契。
不過,她并不是對高賢有什么男女情思,只是覺得高賢是個見識高妙能談得來的人。五百年來,她也是第一次和一個人說這么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