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夕并沒有詳細介紹,只是道: “我大學認識的校友,叫董瑤。”
傅錦玉問道:“需要我開車送你嗎?”
“不用了,不順路。”
等傅錦玉離開后,凌夕算好時間,打了一輛車直奔董瑤的心理咨詢室。
“你看起來憔悴了許多,”董瑤把凌夕帶進自己的辦公室,擔憂地問道:“怎么回事?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嗎?”
凌夕點頭,“這一年來,確實有點一言難盡。”
從文茜死亡到出車禍被系統綁定,被迫穿越一個又一個副本,幾次遭受生命威脅,凌夕的精神已經緊繃到了一種極限。
只是這些她都沒辦法向董瑤坦言,于是只能挑自己能說的部分說了。
董瑤做為一名心理咨詢師,自然也看得出凌夕有所隱瞞。這在她往常接觸的客戶里,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我保護機制,不會輕易對外人袒露全部心聲。
而做為一名心里咨詢師,她要做的也不是挖掘別人的隱私,而是舒緩客戶的心里壓力,讓他們有力量去面對那些難題,最后得到精神上的自恰。
“長期在南極那種環境下工作,遠離社會關系,這本身就容易讓人精神緊繃。何況你還親眼目睹了同事兼好友的離世,這一切對你的打擊太大了。”
董瑤的語氣和緩,娓娓道來,“你現在的狀態,就像是一只充氣的輪胎,不停地向前滾動。但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在不斷地往你的身體打氣。我們都知道,輪胎里的氣越滿,在經過顛簸的路段時,它的減震效果會越差。如果胎壓繼續增大,還有隨時爆胎的風險。”
凌夕領會了她的意思,“你是叫我減壓?”
“對,”董瑤點頭,“你需要舒緩情緒,給自己松松氣。等到你回歸到舒適的狀態后,幻聽、幻視、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都會漸漸消失。”
“那我要怎么解壓?”
“每個人解壓的方式不一樣,運動、音樂、做公益等等,找一點不需要太高的門檻,能不斷地給你正反饋的事情去做。”
凌夕想了想,她已經很久沒有去做極限運動了。現在她的狀態雖然不能去太危險的地方,但是還有一些安全系數比較高的地方。
“謝謝,我知道怎么做了。”
“不用客氣,”董瑤笑了笑,“其實你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在我看來,你并沒有什么心理問題。只是需要時間來調整。”
每個人都有陷入迷茫和低估的時候,除了一部分病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外,健康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想辦自救。
而凌夕就像是一顆充滿了生命力的樹,經歷的那些風雨只會讓她成長得越來越好。
現實世界(一)
凌夕剛從董瑤的工作室出來,
就收到了唐荔發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