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茂林繼續道:“根據趙閔的供詞,他和王本德的妻子任珊早就有染。甚至任珊第二個孩子的生父其實是趙閔。而王本德和趙閔做為合伙人,在公司的經營方面多有摩擦。時間長了,積怨已久的趙閔就決定殺了王本德。”
“在事發前一個星期,趙閔到王本德家作客,在任珊的幫助下,兩人合伙將王本德殺害,并且砌入了后院的墻里。此后的一個星期,趙閔都裝作王本德,和任珊在小區里同進同出。由于兩人體型相近,又有任珊在旁作證,因而小區的保安并未認出他不是王本德。”
“這真的可能嗎?這兩個人長得都不一樣,保安怎么會認不出來?”
董茂林看向提出疑問的陶陽華,“你聽說過曼德拉效應嗎?”
“曼德拉效應?”
“對,其實就是人們會對某些事情持有錯誤的印象。大多是因為人們有從眾的心里或者受到了某種暗示。趙閔穿著和王本德一樣的衣服,有任珊在旁作證,并且故意選擇晚上光線比較差的時間進出小區,保安會下意識地把他認成王本德。”
這倒是說的過去。
“那他為什么要殺任珊和兩個孩子?其中一個還是他的親生兒子……”
“趙閔裝成王本德的樣子,是為了掩蓋真實的作案時間,從而逃脫法律的追責。但是在等待后院水泥干涸的一個星期里,任珊堅持不住了。她受不了內心的譴責,提出自首。趙閔不同意,所以兩人產生了分歧。”
后面的事情,董茂林不說大家也能猜得到。
趙閔為了滅口,將任珊和兩個孩子都殺死,最后栽贓給了早就被他砌入墻里的王本德。然后一舉成為公司最大的股東,在賺夠了錢以后,搬去了其他城市。
若不是王本德的尸體被發現,趙閔還能繼續逍遙下去。
眾人知道整件事情的真相后,不禁唏噓不已。
都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人還是不要做虧心事的好。
等到飯局散了,幾人紛紛往外走去前臺結賬,結果被告知已經結了。
董茂林道:“我攢的局,當然是我請客。”
“謝了班長!”“下次我請回來!”“咱們幾個也算是有緣分,以后經常聚啊!”
一個共同的秘密,讓本來已經冷淡的同學關系又變得親密起來。
“班長,”臨走前傅錦玉突然叫住董茂林,“關于這個案件的細節,你怎么會這么清楚?”
按理說,這些東西都是要保密的,不會透露給不相干的人。
董茂林看了傅錦玉一眼,“王本德是我表哥。”
傅錦玉了然,“所以,同學聚會你是故意選擇了那里?”
“沒錯,”董茂林還承認道:“在做完那個夢后,我就去了現場。所以,我表哥的尸體也是我憑借夢里的情景找到的。”
“怪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