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時間推移,被試者們在所有感官被剝奪后,會陷入一種“被世界遺忘和拋棄”的情緒中,繼而開始失眠、焦慮、發脾氣,急切地尋求刺激,通過唱歌,自言自語,掙扎等方式,找回自己的存在感。
而再隨著實驗時間推進,被試者們會陷入極度不安的情緒中,甚至出現注意力分散、思維混亂、語言和邏輯能力下降,幻聽、幻視等精神異?,F象。
而這個過程并沒有其他人想象的那么久,只需要2-3天而已。
凌夕回憶起陳雪瑩被她們帶走后表露出來的狀態,對外界的反應遲鈍、害怕黑暗也害怕光線、失去語言溝通能力等等……恰好都和這個實驗對得上。
只是她在恢復了一部分理智后,卻不愿意提起自己曾經遭受過的傷害,并且對施害者反而帶有一種特殊的情感。這讓凌夕又想到了一個詞——斯德哥爾摩癥。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失去所有感官,情緒面臨崩潰的情況下,突然一個人出現在你面前,那么任何人都會產生依賴心里。
凌夕一想到這里,不由得在心里罵了一句:chusheng!
罵完之后,她又開始想對策。
凌夕雖然不認為自己是個意志脆弱的人,但是這種反人類的實驗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多久。
回憶起曾經學過的一些冥想教程,凌夕盡量放空自己的大腦,以此來控制情緒。
只是一放空下來,凌夕就不免想起了傅錦玉,以及她曾經說過的話。
在光明者號上時,傅錦玉曾說過自己的擇偶標準——知根知底,有自己的事業,性格穩定,人品過關,擅長照顧人。當然,要是一起長大的就更好了。
當時她覺得傅錦玉眼光太高,現在仔細想想這句話,怎么那么像形容她自己呢?
在加上后面幾次的暗示,凌夕當時只覺得有點奇怪,現在反倒是琢磨了過來。
傅錦玉應該是喜歡她吧?是吧?是吧!
被從小一起長大,還當過幾年死對頭的發小喜歡是種什么感覺?
凌夕耳尖紅了一下,有的時候性別也不要卡的那么死,對吧?
細數了一下傅錦玉的各種優點,憑心而論,凌夕覺得自己都有點高攀了。
就像她媽說的,要是她倆小時候定了娃娃親,那都是委屈到了傅錦玉。
胡思亂想一堆,凌夕也不知道時間又過去了多久。
她漸漸開始體會到那些被試者的感受。
在一個光線不變,沒有聲音,甚至溫度都沒有變化的房間里,你失去了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時間也因此失去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