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農場的棉花,如云朵一樣蓬松的棉花會被送入紡織廠中制成布匹。而剩下的枯枝也不會浪費,全部都成為了燃料。只不過一部分進了廚房,另一部分進了蒸汽爐。
農場中的經濟產物除了棉花之外,還有黃豆。它不僅能吃,還能被制成各種各樣的東西賣出高價。留下來的枯枝同樣能夠成為燃料維持整座城的運轉,即使是燃燒出來的灰燼也大有用處。
我用筆在紙上畫了一個又一個圈圈,心思百轉千回。
很少有人知道,我其實在籌備下一個項目。也是穿越者必備的技能之一,肥皂。
肥皂這種東西,說簡單也簡單,說困難也困難。
只要搞清楚了其原理,很容易就能夠仿制出來,區別只在于好與不好罷了。
如果無法了解原理,跟著學也能夠學會。只是什么都不懂,又沒有法子學習的話,就只能望而卻步。
之前說草木灰有大用,有用的地方就在這里。草木灰經過處理之后就會變成堿水,然后和動物油脂一起加熱攪拌,等到皂化又冷卻后就能成為肥皂。
啊哈,一旦想明白了,肥皂的制作工藝是不是很簡單?即使是普通人在知道方法后也能夠制作的出來,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只是不知道方法的話,想要仿照就有些難了。
我雖然想要制作肥皂,卻沒想著現在制作。原因是制作肥皂最主要的動物油脂不夠,需要一定時間的積攢。在此之前我還讓人種植了一些油菜籽,指望油菜籽能夠榨出油來節省做飯做菜時的動物油脂的消耗。
對了,想要榨油的話還要有榨油機。
我一想起這種事情就有些苦惱。
這到底算是什么?全部都要一點點的來。也不知道要花費多長時間。
我幽幽的嘆了一口氣,又將心思放在了榨油機上。
不管是怎樣的榨油機,這個總歸是要有的,不然的話后面的計劃進行不下去,我也別想制作出肥皂。
榨油機是怎么榨油的呢?
首先是把原材料炒熱,然后壓榨出里面的油。最后就是過濾,分割出油和殘渣。
聽起來很簡單是不是?做起來就有些難了。
因為壓力不夠大的話,出油率少的可憐。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人們選擇將一個又一個用稻草捆在一起的油餅疊起來,然后利用杠桿原理施加壓力。
不過在工業革命后,這樣的情況就發生了改變。
我們現在有了蒸汽機,雖然蒸汽機一向運用于紡織業,不過也不是不能運用于榨油這一行當。
思索了片刻之后,我簡單的設計了一個由蒸汽機提供能量的榨油機,然后讓人把這一份設計圖紙送給了手藝高超的鐵匠們,讓他們研究和制作。
鐵匠們都懵了。
先是蒸汽機,后是榨油機,還有完沒完呢?
這些都是高精度的東西,不是說做就能做的呀!
“你們說咱們家城主到底是哪來的這些圖紙?”
“這還用問嗎?當然是從書上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