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對,但別人都這樣做,我們不做就吃虧了。”陳秀春拿過她手里的桶,羅慧不敢攔,只說:
“那你潑你的,別潑我的。”
“行,我不潑你的。”陳秀春讓雷明下來,“把慧囡的也綁上去。”
雷明不太情愿,但也照做。他過去抱起一大摞鞋底,沒走兩步,頂上的兩只被顛到地上。
“喂。”他示意羅慧。
羅慧彎腰,一手一只撿起往上放,不小心抽到他的嘴巴。
“呸,呸。”雷明轉頭吐空氣。
陳秀春笑:“慧囡,剩下的你拿個麻袋裝吧。”
“哦。”
三人打起配合,沒過多久就裝了滿滿一車。雷明把粗繩頂在脖頸和肩膀上,在前面拉,陳秀春則在后面推。羅慧扶著自行車過意不去:“奶奶,我們換換吧。”
“別,女孩子別干重活,累著了我沒法跟你爸媽交代。”
雷明握緊手里的木頭把,酸溜溜地想,奶奶還真是會做人,只會欺負他爸媽不用交代。
縣外的公灘原為嵐山江和衢安江交匯處的一片沙灘,相傳清代有武官在此引弓射箭,遂為弓灘,后來以訛傳訛,誤作公灘,縣志就以此定了名。從陳家村去公灘有二十余里腳程,陳秀春陪著兩個孩子從朝露遍地走到日頭當空,終于來到了大平房門口。
羅慧看見大門洞開,旁邊墻上用炭筆寫了“廢品”兩字。等到推車進去,院子里排了條隊伍,隊伍盡頭則放著一把巨大的秤。有人吆喝有人稱,有人記賬有人給錢,景象可謂熱火朝天。他們說的話和陳家村的土話不太一樣,但互相都聽得懂。一番忙活過后,陳秀春的東西該數數,該稱稱,很快被人裝到卡車上。
羅慧提心吊膽,生怕陳秀春的紙板箱穿幫,但裝車的人似乎并不關心,只在老板娘出來讓他們滅煙時不太情愿地吐了句臟話。在周圍源源不斷的嘈雜中,陳秀春順利結了錢,羅慧跟著她出門時才敢舒氣:“奶奶,他們怎么都不檢查的?”
“生意太好啦。你看那輛卡車,一天到晚要進出好幾回。”陳秀春猜到她的心思,緩慢道,“以前他們生意難做,抓到一個有鬼的就要和他吵架,現在,他們賺的比我們從他那貪的多得多,自然懶得管了。”
“所以他們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抓。”
“嗯,反正等他們抓了再說唄。”陳秀春抿了抿唇,似有些站不住,但很快穩了身子。
她沉默地帶著他們去了引橋底下的早餐攤。雖然已經十點多,但買賣還在做,陳秀春要了三份油條大餅,正要付錢,羅慧先把小手里的錢遞過去:“再要三碗豆漿。”
陳秀春沒再出聲,羅慧扶著她去坐旁邊油膩膩的方桌:“奶奶,你怎么嘴唇都白了。”
陳秀春以為她夸張:“怎么會。”她只當平時在家都是吃了再干重活,今天路上走得急,收廢品那人又多,連口水都沒得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