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時以為雷明也在寬解他,后來才知雷明早就和孫旺輝結(jié)下了梁子——孫旺輝在不同的路上搶了幾次雷明的飯盒,后來變本加厲,直接翻兜拿錢。
終于,雷明忍無可忍,在他最后一次掏他兜時,抄起路邊的石塊砸向了孫旺輝的頭。
陳清峰幾乎能想象到當時的場景:“……你不怕把他砸死啊。”
“我只恨沒把他砸死。”雷明的眼里閃過一道寒光,這寒光讓陳清峰噤聲,也讓他記憶猶新。
如果說他是陳家村最走運最文氣最被人捧著的男孩,那雷明就是村里最倒霉最小氣最被人瞧不起的男孩。
雷明的父親是個瘸子,母親是個傻子。在他出生的那年,母親跟人跑了,父親也出意外死了。他一落地就帶了克父克母的衰運,加上家里窮,奶奶又橫,別說幫襯,多的是明里暗里欺壓他的人。
羅陽以前也是欺壓者之一,愛爬到雷明頭上耍威風,但雷明從不還手,直到大家一塊去別的村子上小學,自己村的要跟自己村的混,羅陽才偃旗息鼓把雷明劃入同陣營。清峰一直以為雷明慣來懦弱,總是忍氣吞聲,所以才敢把自己不講義氣的事情告訴他,可是雷明的膽子原來比他大多了,敢和混混頭作對,還敢還手,這讓他難堪的同時,對雷明生出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嫉妒和信任。
當然了,清峰作為旁觀者,只慶幸自己并未惹禍上身,卻不知雷明在用石頭砸人后遭受了瘋狂的報復,以后也會經(jīng)歷更多的暴力和難關(guān)。
孫旺輝的桃酥最后進了姚建明和孫浩的肚子。他們既不敢扔了,也不敢勉強雷明收下,更不敢把它拿給姚建明的姐姐姚建蘭。
姚建蘭長著一張找遍全鎮(zhèn)也找不出
放學了,羅慧和同路的女孩走在回家路上,邊走邊商量著除了串珠子還能不能找些其他的活做。雖然串珠子簡單,但姚桂娥給的價格太低:磚窯里新出的紅磚一毛半一塊,她串三天賺五毛錢才抵三塊磚。
羅慧心想大姨說得對,姚桂娥豈止是不傻,她精明得很,知道村里的老人小孩沒活計,好糊弄,就用最低的成本賺最大的差價。
她不羨慕姚桂娥的精明,只羨慕姚桂娥的門路。做生意無非就是低進高出,但貨從哪里進,賣到哪里去,各人有各人的法門。姚桂娥有門路是她的本事,羅慧心知比不了,但她明年要上初中,母親還要繼續(xù)看病吃藥,一家四口的生活費光靠省是省不出來的,她得找生錢的辦法。
同行的女孩們有說繼續(xù)串珠子,有說不讀書去外面打工,也有說家里有爸媽兄弟,錢輪不到她們賺。大家最后也沒討論出個像樣的結(jié)果,等到了岔路口,就都朝著自家的方向分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