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吃飽喝足,留下一桌狼藉。李麗華看著父親微醺的臉龐,默不作聲地把碗筷收拾好,再把圓桌恢復方桌,把凳子椅子歸置到角落。
老李看她不太高興:“累著了吧。”
“還好。”李麗華不想指責父親,出門在外靠朋友,請客吃飯的道理她懂,只是一直以來只有他家做東的份,而且最近太頻繁了些,“爸,我們要請到什么時候?”
“沒時候,別人到你這來吃慣了,突然沒得吃,心里會不痛快。”老李看了眼坐在椅子上織毛線的妻子,又看了眼女兒,準備出去抽根煙,一開門,卻見雷明的屋里亮著。
“麗華。”他握著門把手的動作一頓,“下酒菜還有嗎?”
“沒了。”
“面條呢?”
“也沒了。”李麗華順著他的視線往外瞄了眼,“你要的話我現下一碗。”
“嗯,你下吧,打個雞蛋,待會兒送來。”老李披了外套出去,敲了敲門,雷明過來開了。
“這次回得挺早?”
“兩輛空車,扛著老王回來的。”為了節省過路費,空載回城基本是大車扛小車。
老李低聲說:“幸虧我聽了你的,買廠是真,趕人也是真的。”
這讓雷明想起半個月前的公告:收購北川汽車的事順利落實,右下角的公章印證了老板的運籌帷幄,卻像石子投入湖心,在不知情的員工中掀起了波浪。
雷明意外之余有隱隱的激動,但他很快讓自己冷靜下來——如果說之前的判斷都是基于外部的報道和猜測,如今塵埃落定,他要給自己規劃更具體明確的方向。北川汽車的總廠在外省,會不會搬到這的工業園?底下的工人是被趕走還是調用,會不會降工資?事實證明,老板的實力沒有雄厚到吞一家車企而不用拉緊褲腰的地步,這頭鑼鼓喧天完成收購,那頭已悄無聲息地賣掉了商用冰柜的生產線。
老李是家用冰箱產線上的檢驗員,對商用冰柜那塊并不熟,雷明則因為運貨工作的調整,知道不同產品的銷量差異明顯,所以風聲收得更早。
同為底層員工,他們被動承受著公司的保密和知會,危機來了想的也都是切身的利益。老李被他提醒,這段時間請了不少客,一來搜集消息,二來維護人脈,以免做決策的人先拿沒眼力的老員工開刀。結果他那邊風平浪靜,雷明這邊倒變數頗多。這次出車前,雷明被車隊經理叫去說辭退的事,按理他干了三年多沒出過一次錯,經理不會對他不滿意,只是上面任務下來,摸摸底也有必要。
經理試探說:“不光我們這邊要縮減,北川那邊也要,而且更多。當老板不是做慈善,買了廠就得用,還得心安理得爭分奪秒地用。”
雷明問他:“那我們這邊是不是要有人去北川?”
“當然了,接管北川的是老板他小舅子,其他過去的領導也都是信得過的。”經理想了想,“北川的能人肯定得留著,不過聽說老板在園區專門騰了塊地盤,讓研究的人都搬到這兒來,那邊則要改造組裝車間,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雷明又問:“那不愿意來的人怎么辦?”
“還有人不愿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