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輪胎上面都是碾壓過后留在凹槽的碎肉組織,部分筋膜像是塑料一樣零零碎碎掛在縫隙中,上面的鮮血在輪胎長時間跟地面摩擦之后變淡,但依舊能從中聞到濃烈的血腥味。
黎川面無表情用鑷子從中夾出一塊碎肉放到眼前,像是在觀察什么食物一樣盯了很久,久到旁邊的民警忍不住捂著嘴巴在旁邊干嘔起來,才將碎肉組織裝進證物袋里。
能撞成這個樣子,車速起碼180以上。秦澈跟著蹲下來,13段公路那邊車流量不少,偶爾還會出現交通擁堵,最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還在路口多安裝了幾個紅綠燈,只有特殊時間段才稍微冷清一些。看來兇手是故意挑中午的時間動手,為的就是能夠保證自己全身而退。
黎川跟他的看法不同,有可能是陳彪今天剛好選擇要去對面的大排檔吃飯,比如,這是他一直以來的習慣。
秦澈覺得有道理,公路的車流量是無法固定的,哪怕兇手再精準的計算,也無法保證當天的車流量一定在自己可控的范圍內,但熟悉陳彪的習性卻不同。人的習慣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只要知道陳彪平時的習慣,再算準時間,無論當日車流量情況如何,陳彪都會死。
回頭我讓梁天他們查一下,看看陳彪是不是平時都有去那個大排檔吃飯的習慣。要是有的話,那兇手肯定也住在附近,說不定有人見過!
黎川沉吟片刻,道:如果我是兇手的話,那我肯定不會自己親自出馬,雁過留聲,風過留痕,人但凡走過的地方必定會留下來痕跡,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我覺得他并不會這么輕易暴露自己。而且,這個肇事司機的行事手法太拙劣,找到他應該不會花特別長的時間,他應該跟那個目擊者一樣,都是兇手提前就安排好的,甚至有可能
是同一個人!
黎川點頭,在注視中起身,旁邊的民警還在繼續干嘔,但看到黎川要鉆進車內查看情況,還是忍著干嘔幫忙打開車門。
在秦支隊你們來之前,我們已經對車內部情況全面檢查了一遍,指紋跟毛發什么的,全都沒有發現。民警站在車門旁邊,跟隨黎川的動作匯報情況,根據監控錄像顯示,兇手是戴著手套跟帽子作案的。
果然。
黎川摸索了半天也沒有發現車上有什么殘留物,連灰塵顆粒都沒有,兇手在作案之前應該是洗過車,除了駕駛位上有人坐過導致上面留下微微凹陷的痕跡,車內部談得上一塵不染。
怎么樣?秦澈問。
黎川搖搖頭,車在作案前被清洗過,里面什么痕跡都沒有。這個套牌出租,估計是輛黑車,你回頭讓人查查,肯定有人見過他。
王鵬的墜樓設計的很巧妙,分寸感拿捏的恰到好處,既不會太明顯,又同時能引起他們警方的注意,而現在這個司機行事留下的破綻太多,跟王鵬巧妙的死法嚴重割裂,這兩者之間,真有可能不是同一個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