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晉算是聽明白了,挑眉道:舉手之勞的事。不過,你們兩個這種,按照玄學的說法,應該就是所謂的命中注定?
命中注定
秦澈一般不太相信這種虛無縹緲的說法,但此時此刻,他是真的有點相信他們之間確實有所謂的命中注定。
-
此時。
市局辦公室。
三個地廳級干部圍坐在茶幾旁邊,楊晨抱著自己的保溫杯嘆著氣,眉心全都擰到一起,像條帶著褶皺的布條;鄧偉良跟羅永成也差不多,端著茶杯遲遲沒喝,平時犀利的眼神中難得帶著一股挫敗感。
楊廳,黎川的話你能信幾分?鄧偉良放下茶杯,率先打破沉默。
楊晨不答反問:老鄧,老羅,你們兩個的看法呢?你們兩個對他的話能信幾分?
四分。鄧偉良說,如果滿分是十分的話,我對他的話的可信度,只有四分。
羅永成對這個信任度值感到很詫異,但并不是因為這個值低,要知道鄧偉良在此之前并沒有接觸過黎川,即使黎川從別處調來江城來接管老郭的法醫主任工作,鄧偉良也很少接觸到黎川。在這種情況下,鄧偉良卻還能給出信任度值,可見平時沒少觀察。
看似的漫不經心,實則盡在掌握。
楊晨也感到意外,哦了一聲,四分?我還以為老鄧你會說,我一個字都不信。所以,老鄧你這四分?
鄧偉良是個就事論事的人,無論何時臉上的神態都給人一種松弛之感,他語勢平穩道:我跟他接觸不多,如果非要說的話,我確實不了解他,但他能這么痛快的把事情交代,這不符合我對他父子倆的印象。
是他父子倆,而不是他。
楊晨微瞇起,頗有興趣道:老鄧,都這么多年過去了,你還過不去那道坎啊?這種心理可不行,做人要學會拿得起放得下,別那么小心眼嘛。
那道坎,指的就是22年前睆南緝毒支隊跟江城市局刑偵隊聯合的跨境抓捕行動中,明明是兩區合作,結果到最后變成了黎陽的個人秀,鄧偉良像是走了個過場,晉升副局長時沒少因此被討論空有虛名。之后誰提起這件事情,這位局長就跟誰急。
我沒有放不下!鄧偉良立馬否認,他父親的實力我是認可的,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我當刑警這么多年,還從未遇到過像他父親這種智商變態的人,比不過他我是承認的。
這點羅永成也同意,要不是因為21年前的事情,想必他父親少說也是個正局長了,可惜啊。
這句話并不是在恭維,而是一種肯定,但世事無常,誰也沒有想到,黎陽會那么快慘遭毒手,一位格外出色的年輕緝毒警,就這樣隕落了。
不對啊,我們現在討論的是黎川,怎么又討論到他老子身上去了!楊晨用手指叩了下玻璃茶幾,示意把話題繞回來,所以,老鄧你不信任他黎川說的話,是因為你從他身上看到了黎陽的影子?
鄧偉良不可置否,黎陽做事滴水不漏,甚至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說都是未雨綢繆。當年那次聯合行動,事后慶功宴上我問他,為什么不等我們小組再一起行動,如果中途因為他都輕舉妄動導致行動失敗,那后果簡直不堪設想,你猜黎陽當時跟我說了什么?他說,那次聯合行動他籌劃了五年之久,如果最后還是失敗了,那就是天意。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他部署的任何行動,無論最后是什么結果,我都不會感到驚訝。
楊晨笑了笑:但黎陽是黎陽,他是他。黎陽犧牲的時候,他才剛滿13歲,13年前颶風行動他也只不過才19歲,你覺得,當時年紀這么小的他,能像他父親一樣想那么長遠嗎?
要是換個人,鄧偉良覺得肯定不能。就算一個小孩的智商再高,在沒有任何實踐經歷跟經驗的情況,也不可能會考慮那么長遠的問題。
這是我從公大那邊調取過來的資料,應該是唯一保留下來有關他在公大期間做過的事情,楊廳你可以看看。